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讽刺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义和团运动的理解,难度较大。既然讽刺打打杀杀,故A项排除;因为义和团有盲目仇外的倾向,外国侵略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文化,故C项排除;D项虽然正确,但与B项相比,B项更是作者的深刻用意所在。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斗争,属于正义的斗争。漫画中把义和团杀外国人视为“野蛮”,而把外国人杀义和团视为“文明”,作者通过漫画讽刺这一现象,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点评:从本题的命题技术上看,以漫画入题,配以文字,生动形象,创设情境,立意高远。命题者从细微而典型的角度切入,从看似简单的同样的杀人场景,揭示了反侵略和侵略的杀人本质,抨击了西方殖民侵略的行径。如此栩栩如生而又意味深长的漫画“情境”确实是难得的素材。也让考生对义和团反帝反侵略的爱国运动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中的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后果(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了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  )                                                                    
A.“弱者”最终灭亡B.“弱者”成为“木偶”
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D.“弱者”被肢解瓜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以下属于第一种反应的是(    )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在11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却以战败而告终。这—胜一败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战略。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
材料二 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材料三 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而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先是修三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后又修建颐和国,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
材料四 清政府自始即采取求欧洲列强干涉,速行终止中日战争之政策,李鸿章屡求各国代表援助,且电训其驻欧洲各国之使臣,使直接哀求各驻在国之政府。
材料五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有精辟的论述。《矛盾论》说:“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失宜,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