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科学技术 > (30分)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0分)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
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
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据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阿拉伯人是如何影响西方文明的。(6分),并指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扮演的角色(4分)。
材料二  近代早期,来华传教士坚持“孔子或耶稣”的传教理念,要么孔子,要么耶稣,二者必居其一。结果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发生大大小小的教案有400起。时人指出,“凡谋与洋人为难者,非进士即举人,非举人即秀才,从未闻无功名之士,能煽动愚民”……从19世纪末开始,传教士大肆鼓吹“孔子加耶稣”,宣扬“耶稣圣教与中国儒教各虽迥异,道同本源”,传教士们开始关注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设立教会大学、创办报刊,成立学会等。教会学校普遍开设儒家文化,有的甚至将儒家经典、《圣经》和西学同等对待,开设拼盘式课程。虽然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的严重挫折,但基督教得以迅速重建,教案显著减少,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接纳和认同基督教……20世纪20年代,部分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勿宁退学”的口号,甚至批评教会“迷信”。
(据王超云《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教方式的转变》等)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指出“孔子或耶稣”和“孔子加耶稣”反映的本质是什么(2分),据此评析近代时期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变化(10分)。
材料三  1881年,西方史学界“泰斗”、德国史学家兰克出版了《世界史》一书,这是一部典型的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史著作。此书风行一时,影响甚逛……1917年,德国出版了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该书试图打破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史体系,创立新的宏观世界史的编纂体例……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史学界出现用全球观点研究和撰写世界史的热潮,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论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巴特菲尔德《论中国史与世界史》等书基本摆脱欧洲(欧美)中心论的旧框架。70—80年代,从总体上说,西方世界历史编写已进入整体历史或全球文明史时代。
(据张广智等《现代西方史学》)
(3)据材料三,概括19—20世纪西方学者历史观的重大变化(2分),任选材料三中的一个时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时代对史观的影响(6分)。
答案

(1)(10分)说明: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2分);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2分);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使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2分)。(要求:史实1分、说明1分)角色:继承者(或发展创新者、保存者)(2分);传播者(2分)。
(2)(12分)本质:文明的冲突与交融(2分)。(评价要求从变化、原因、影响等方面回答)变化: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文化由排斥转向宽容(2分)。(若答出从“孔子或耶稣”变为“孔子加耶稣”可给1分)
原因:前期,民教矛盾尖锐(或中西文化冲突严重)(2分);传教士对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了解日益加深(或传教士自身素质的提高)(2分)。影响:促进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扩大了中西文化交流(或促进传教活动的快速发展,教会形象明显改善;传教士通过缓和与中国知识精英阶层的矛盾,进而缓和了民教冲突)(2分);传教士所有活动的目的仍然是用基督教征服中国,其宗教迷信和文化侵略的一面不可能改变(2分)。
(3)(8分)变化:从西方中心论到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2分)。    
影响:答案一:19世纪,欧洲已完成工业革命,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西欧主要国家已实行代议制民主(2分);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成就巨大(2分)。(若只答出“西方的强势地位促成了‘西方中心论’的形成”可给2分)。
答案二: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一战”和十月革命削弱了欧洲列强(或欧洲开始没落)(2分);世界各地区文化在激烈碰撞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2分),促使有的史学家开始从全球角度米认识人类历史。
答案三:20世纪50年代以米,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2分);世界格局发生从美苏两强对峙到多极化的重要变化(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崛起)(2分);各国、各地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或民主平等的观念、文明没有优劣之分的观念进一步传播并得到认可)(2分),促使更多的史学家接受全球史观。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欧洲语言中的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回答。第二小问综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概括。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来华传教士坚持“孔子或耶稣”的传教理念,要么孔子,要么耶稣,二者必居其一,反映了东西文明的冲突;从19世纪末开始,传教士大肆鼓吹“孔子加耶稣”,宣扬“耶稣圣教与中国儒教各虽迥异,道同本源”, 反映了东西文明的融合,据此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从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德国史学家兰克出版了《世界史》一书,这是一部典型的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史著作”“1917年,德国出版了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该书试图打破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史体系,创立新的宏观世界史的编纂体例”“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史学界出现用全球观点研究和撰写世界史的热潮”回答。第二小问首先确定其中的一个时段“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期”“ 20世纪中后期”,,再结合相关的历史时代背景回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核心考点
试题【(30分)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主要考察你对近代科学技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徐光启主张积极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3卷,并建议开展分科研究。但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并没有在中国产生近现代科学,其主要原因在于(  )
A.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B.西方列强的入侵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D.科举考试的束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关于长城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秦长城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基础B.秦长城西起陇西,东至临洮
C.清康熙“修德安民”,不修长城D.山海关、喜峰口均是长城重要关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封建秩序出发,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有……的色彩。材料省略处应该是
A.经验性B.描述性C.实用性D.本土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它创造性地确立了“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它是
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样,磁针既要眷顾母亲,又要留恋子女,自然就要指向南北方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介绍了我国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
B.借用了阴阳学说的某些思想
C.科学地解释了磁针指南的原理
D.该理论促进了指南针的发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