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史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材料三: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晚清状元。他不热心官场,而是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倡导“实业救国”,并创办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
材料四: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以上材料均出自人教版教材必修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什么年代?(2分)最初主
要分布在什么地方?(2分)除发昌机器厂外,请再列举一个标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
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2分)
(3)材料三中张謇的大生纱厂获得很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分)
答案
(1) 答: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分)沿海地区(2分);继昌隆缫丝厂或贻来牟机器磨坊。(2分)
(2)答: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本总额和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地域扩展)。(2分)
(3)答: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分)
(4)答: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言之有理即可给分)(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东南沿海地区。代表有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2)根据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因此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表现和特点:
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
(3)根据所学知识,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争的需求,他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是最大阻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统治,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座大山。②先天不足,自它产生之日起就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③后天畸形,地区分布以东南沿海为主,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始终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核心考点
试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主要考察你对近代史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1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2年,盛宣怀奉命会同大臣吕海寰在上海与英、美等国谈判修订商约。目睹上海“洋商会如林,日夕聚议,讨论研求,不遗余力;而华商向无会议公所,虽有各帮董事,互分地域,涣散不群,每与洋商交易往来,其势恒不能敌”,深感有设立商会的必要。所以,盛宣怀奏请朝廷准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饬令江海关道袁世勋会同上海通商银行董事严信厚迅速传集各大帮董事“设立总会”,委任严信厚为总理。  
——冯林主编《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材料二 商会诞生后,工商各业资产者有了本阶级统一的领导机构,旋即改变了过去商与官周旋时以个人或行帮落后形象出现的状况。与地域分明、互相排斥的传统行会判然有别,商会对会员和会友无籍贯和行业限制,是联结工商各业的中枢组织。因此它成立之后,有史以来第一次改变了工商资产者互不联系的孤立隔绝态势,将各业分散的资产者凝聚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从全国范围看,各省的商务总会虽互不统属,尚未建立全国性的商会联合会,但在比较重要的社会活动中遥相呼应,密切配合,以其“登高一呼,众商皆应”之势,使全国的工商业者通过商会这一轴心,建立起相互紧密联系的广泛网络,成为资产阶级初步发展成一支独立阶级队伍的重要标志。 
——朱英《清末商会的成立与官商关系的发展演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商会成立的背景。(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商会的性质和历史地位。(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  )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北京文综)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
A.香港地区B.沿海地区
C.北京地区D.内陆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图表.指出1895——1900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了对设厂的限制B.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
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D.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推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