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 明代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明代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两句名言反映了理学的积极影响,即重视社会责任感。A项反映的是人际关系,B项反映的是研究问题方式,D项反映的是儒家义理观,C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含义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强调以国家为重,反映高度社会责任感,故选C。
核心考点
试题【明代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主要考察你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绝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材料主要反映出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剧烈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C.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D.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余观汉人词章,未有不精于小学者……自宋以后能文章者不通小学,国朝诸儒通小学者又不能文章。”文中“小学”指
A.儒家经典B.唐诗宋词
C.少年儿童求学的第一阶段D.训诂考据之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想家认为当时社会弊病丛生的根源在于(  )
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土地高度集中,社会贫富不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对中国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反思。在当时万马齐喑的文化专制时代,可以说是出现了一缕民主的曙光。黄宗羲、顾炎武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在于(  )
A.大力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B.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提出国家应重视“法治”的主张
D.认为国家是君主个人的产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其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
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评论的对象不同,但都有其合理性 
④两种观点都批判了中央集权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②③ 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