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 张琳同学在某古籍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如果把其引用于论文写作,最贴切的论点...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张琳同学在某古籍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如果把其引用于论文写作,最贴切的论点应是     
A.“三纲”为天经地义,“五常”乃人伦道德标准
B.顺应民意的统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持国家稳定
C.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
D.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所说的就是古代的民本思想。对于古代的民本思想,其实施的根本目的是统治者通过顺应民意,以维护、巩固和强化特定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进而能够谋求特定阶级和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他维护社会秩序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故本题选B项
点评:本题为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此类题型有如下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要”、“主要”、“根本”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核心考点
试题【张琳同学在某古籍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如果把其引用于论文写作,最贴切的论点】;主要考察你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D.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儒家学说和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话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干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于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自讲求,
-——《三宇经》
【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
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材料四】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
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甚
至儿女、弟弟:郭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
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
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
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
【材料五】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
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作父母亲的就在想:“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
——材料四、五、均摘编自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材料六】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2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2)列举秦汉至两宋时期的“帝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儒学家的努力。(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顾炎武等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儒学进行取舍给社会带来怎样积极的影响?(6分)
(4)依据材料四、五,结合所学分析儒家文化的影响。(6分)
(5)根据上述材料,对于儒学这一传统文化我们应有怎样的正确态度?(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
材料二 (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对策》
材料三 言论一:“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言论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2分)孔子当时通过哪些方式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2分)
(2)当代史学家冯天瑜称董仲舒为当时的“群儒之首”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有何贡献?(2分)
(3)指出材料三中言论一、二各是谁的观点,概括他们代表学说的核心思想。(2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世界文明是在不断的碰撞与交融中发展的。“欲求超胜,必须会通”,继承、借鉴与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亘古常新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3分)
材料二 (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教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国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对韩国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到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摘自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3)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是如何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的。(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转移,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4分),并指出两种思想的不同境遇及原因(8分)
(2)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