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
题目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答案
B
核心考点
试题【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主要考察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和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1)依据材料一,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材料,分别谈谈中外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荀子认为     [     ]
A.自然界变化有规律            
B. 要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要保护自然界              
D. 人能够利用自然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09年3月,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包括孔子学校、孔子课堂)256所,分布在81个国家。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文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C.孔子的思想在很多地区得到推崇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     ]
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董仲舒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