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主要经济政策 > 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从广州运往世界各地。此后的100年间,广东十三行向清政府提供了40%的关税收...
题目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从广州运往世界各地。此后的100年间,广东十三行向清政府提供了40%的关税收入。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②乾隆时期开始设立广州十三行
③广州在清代一直对外开放      ④十三行成为清政府海关收入的主要来源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核心考点
试题【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从广州运往世界各地。此后的100年间,广东十三行向清政府提供了40%的关税收】;主要考察你对主要经济政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1842年对西方开放之前的八十五年中,广州是唯一的对外贸易开放口岸……中国人的对外贸易态度衍生自封贡心态。中国人设想,富足的中华上国无需外来货物,仁慈的皇帝允许通商乃是一种对洋人赐恩的标志及使其感恩戴德的手段。因此,通商是一种特权,中国可以因洋人的任何过失取消这种特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
材料二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快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九八四年)
材料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摘自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  
请问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清朝皇帝视允许通商为对“洋人赐恩的标志”的的本质问题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主张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的理由。就在这一年,我国对外开放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内容,分析中央表示对经济特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请谈谈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哪些因素相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     ]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题型:安徽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时,中国日益落伍的直接原因是  [     ]
A.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       
D.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8世纪20年代,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宾逊漂流记续集》中的鲁宾逊来到中国,以比较的方法描述中国见闻。认为中国的食品、城市、贸易、军队等等一切都不如欧洲。书中充斥着对中国的歧视、偏见和傲慢。同时法国也出现类似内容的小说。对此现象出现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后英、法对中国市场的需求    
B.由于中国被英法打败而形成的优越感    
C.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导致英、法对中国缺乏了解    
D.蒙古大军征服欧洲时留下的沉痛记忆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欲置诸怀,见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责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三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秦王赢政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成今日之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