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主要经济政策 > (12分)历史上各国政府都重视经济政策的制定,以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历史上各国政府都重视经济政策的制定,以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我向你们,也像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 300斤
800斤
200元
①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经济政策?制定该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②材料二中的新政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它有什么特点?(4分)
③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试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①政策:重农抑商。(2分)目的:维护封建统治。(2分)
②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2分)特点:国家干预经济。(2分)
③农民收入增加。(1分)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文字内容中可以解读出重农抑商的信息;封建统治者制定该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保护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从而巩固封建社会的统治。(2)结合所学可直接回答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罗斯福新政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发展。(3)从材料三表格信息中可以直接解读出1979年小岗生产队实行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增加快速增加。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高考中的热频考点,近年来从多种史观的角度重新解读“罗斯福新政”成为最新颖的模式:
(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3)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4)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种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核心考点
试题【(12分)历史上各国政府都重视经济政策的制定,以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下已定,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主要考察你对主要经济政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言论体现了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是(   )
A.若不准开工厂,则工作之人无以资生
B.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C.缙绅家之女(婚姻)唯才是计,不问非类
D.人为铜钱,游遍世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弈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抑商的必要性B.小农经济的脆弱
C.海禁政策的恶果D.明朝社会矛盾的激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限制和打击工商业者B.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C.维护自然经济D.巩固封建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刺激了人类向海外开拓的愿望,打破了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历史传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各民族的往来替代了各自的自给自足状态。……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者和商人开始进入美洲、亚洲和非洲,他们以暴力和欺诈的手段进行着洲际间的贸易,大量开掘和掠夺当地的资源。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1)面对地理大发现后的国际形势,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4分)
【材料二】 如果说(近代以来)我们确曾有过“机遇期”的话,……19世纪60、70年代的“同光中兴”(同治到光绪年间)大概可算一次。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2)面对19世纪60、70年代的“机遇期”,清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富强,只有开放兼容。经济全球化符合我国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诉求。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姜智红《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