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商业的发展 > 宋徐积《织女》诗中说:“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这首诗反映的是A.宋代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C....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宋徐积《织女》诗中说:“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这首诗反映的是
A.宋代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宋代农民生活富裕
D.宋代小农经济发达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说的是妇女在家辛勤纺织的情形,手工业产品进入了市场,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A项材料未体现;C项说法本身错误;D项与题干意思不符。
点评:商品经济在宋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关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知识还有:夜市、草市出现;城市打破了时空限制并且经济功能增强等。
核心考点
试题【宋徐积《织女》诗中说:“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这首诗反映的是A.宋代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C.】;主要考察你对商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据文献记载,“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此现象出现的时期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判断正误,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31小题1:明清时期由于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以对抗政府、互助自保求生存,如徽商和晋商等。
32小题2: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3小题3: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划出海南岛,设置经济特区,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34小题4: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荷兰或荷兰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荷兰船载运。
35小题5:1947年,美国和中国等23个国家签订《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货币体系正式建立起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其中“新安”、“山右”分别指现在的(  )
A.浙江、山东B.广东、山东C.安徽、山西D.浙江、山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二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回答:
(1) 依据材料,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并请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变化?并请你据此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观点的理解。(5分)
(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通过分析图一、图二、图三,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商业城市分布上发生的变化
A.由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地区发展
B.由北方地区向边疆地区发展
C.古代区域经济发展趋向均衡
D.由黄河中下游地区向全国的各个地区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