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商业的发展 > 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唐《通典》将位于永济渠、滹沱河和潞河三水汇流的入海处,称为三会海口,即现今的军粮城一带。因守卫边境地区的军事需要,三会海口成为唐...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唐《通典》将位于永济渠、滹沱河和潞河三水汇流的入海处,称为三会海口,即现今的军粮城一带。因守卫边境地区的军事需要,三会海口成为唐代向北部边境各地转运军粮的必经之路,使这里成为具有泊船、装卸、中转和仓储功能的天津最早的海港。由于三会海口港的兴盛,促使当时的军粮城成为一个繁华的港口名镇。这是天津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因港兴城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从金朝开始至元、明、清的700多年间,中国出现了南北统一的盛势。而且这几个朝代均定都北京。由此,北京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各项所需用品,从全国各地筹运至京都。直沽(今三叉口至大直沽一带)骑河临海,位于南北运河交汇入海河的三叉河口,河船、海船在此处向京城转运货物较为方便,又因此处地势较高,适于兴建各种陆上建筑,遂成为漕运枢纽。从元朝起,直沽港开始兴盛。1404年(永乐二年)明成祖因直沽是海运、河运及商船往来之要冲,令在三叉口西南侧筑城设卫,调沿海诸军士屯守,并赐名“天津”。至清初,继承明制,战事不多,国力强盛,漕运进一步发展,当时自天津城西北角经北大关至天后宫一带,商贾云集,人声鼎沸,屋瓦鳞次,店铺林立,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繁华的商业区和城市经济活动中心。
材料三: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1月20日正式对外开埠。此后,英、法、美3国开始在天津紫竹林租界一带沿河筑港,紫竹林港区开始繁荣。由于外国航运业的侵入,使天津港口的规模和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传统的漕船运输逐渐被大型轮船取代;河运为主逐渐被海运取代;单一的漕粮为主货类逐渐被多样的外贸件杂货(洋货)取代;主权港沦为殖民性港口。随着紫竹林港区和对外贸易航运的发展,带动了天津各业的兴旺,拉动城市重心向租界地区转移。天津在开埠后的80多年间,一跃成为国内第二大城市,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港口水运通衢五洲,广联四海功能的发挥。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时期天津始兴的原因。(3分)
(2)明清时期,天津成为北方著名的工商业中心。依据材料二指出其原因(4分)。
(3)近代时期,天津的经济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案

(1)由于处于三水汇流的入海处,成为唐代向北部边境各地转运军粮的必经之路,促使当时的军粮城成为一个繁华的港口名镇。(3分)
(2)由于北京长期成为全国最大的政治中心,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各种消费品大多通过漕船运输到天津,再转运进京,使天津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繁华的商业区和城市经济活动中心。(4分)
(3)由漕运、商业中心变成了外贸中心、远洋航运中心、工业中心和铁路交通中心。原因: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工商业迅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和海运业的发展;华北地区最重要的外贸中转站。(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文字“因守卫边境地区的军事需要,三会海口成为唐代向北部边境各地转运军粮的必经之路,使这里成为具有泊船、装卸、中转和仓储功能的天津最早的海港。”说明天津城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转运军粮的须要。(2)从材料二文字内容可直接归纳出明清时期天津成为北方著名的工商业中心的直接原因,即由于北京长期成为全国最大的政治中心,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各种消费品大多通过漕船运输到天津,再转运进京,使天津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繁华的商业区和城市经济活动中心。(3)从材料三文字内容中可以看出天津城职能的变化是由国内传统的商贸中心转变为主要服务于对外经贸的通商口岸,即由漕运、商业中心变成了外贸中心、远洋航运中心、工业中心和铁路交通中心;结合所学可知其职能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工商业迅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和海运业的发展;华北地区最重要的外贸中转站。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唐《通典》将位于永济渠、滹沱河和潞河三水汇流的入海处,称为三会海口,即现今的军粮城一带。因守卫边境地区的军事需要,三会海口成为唐】;主要考察你对商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73年凤凰山汉墓出土的“中贩共侍约”木牍记载:“(年)三月辛卯中贩:(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相与为贩,约人贩钱二百,约一。会钱备,不备勿与同贩,即贩直行共侍(持)。非前谒。病,不行者罚日卅……”这一定程度上说明(  )
A.西汉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商业贩运贸易
B.商人贩运活动突破了政府法律法规
C.商人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建立
D.西汉民间商贩合伙经营形式较为成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提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苏杭地区的工商业面向全国,呈现了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结合下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太湖地区的小麦产量始终居全国之首
B.该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白银集聚地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性市镇网已形成
D.苏杭地区的生产方式在全国占主导地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 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世人呼之为百间屋”。这反映了(  )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B.传统观念阻碍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
D.土地集中阻碍了经济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代前期,扬州有首童谣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可见,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B.官商勾结官商身份难以界定
C.商业发展推动社会风气变动D.地方商业由官员垄断经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