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商业的发展 > (28分)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江南市镇的兴盛和近代转型,可为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鉴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历史爱好者研究...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江南市镇的兴盛和近代转型,可为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鉴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历史爱好者研究明清江南经济史的两组资料
组别
史料
史论
第一组
(松江)“(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日复抱纱以出”。(摘自《古今图书集成》松江部)
史论1:反映了当时传统的经济结构受到冲击和侵蚀。
史论2:这种市场与生产技术分离,是中国纺织技术自14世纪后没有取得重大进步的原因之一。
第二组
盛泽镇明初以村闻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凌稠为业。始称为市。迄今居民百倍于惜。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其繁盛为邑中诸镇第一。(摘自乾隆时期《吴江县志》)
 
(1)参考材料一中第一组的方法,从第二组史料中你可以推断出哪些历史观点?(6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江南农村部分棉纺织业市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但国外工业生产原料需求大增,为部分市镇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世纪末盛泽镇全镇年产丝绸90万匹,镇上绸商在上海建立分庄,称为“申庄”,专事与洋行交易。震泽镇则以生丝加工和外销为特色,“所产之丝多销洋庄厦南洋、印度等地”。嘉定县和上海县则由棉织业转向桑蚕丝业,“兴蚕桑之利,以济棉布之穷”,“鲜茧出售,动以数万计”。
——摘编自樊树志讲座《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后期江南市镇经济变化的表现。(6分)
材料三“曹家渡(今属上海市静安区),同治三年以后,西段开办缫丝厂,东段开办面粉厂,招集男女工作,衣于斯、食于斯、居于斯者,不下数千人……不数年间,洋纱厂、织布厂、鸡毛厂、牛皮厂、电灯厂相继成立,市面大为发达,东西长二里许,鳞次栉比,烟户万家”。
——摘编自徐丽平《20世纪开初至3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演变》
(3)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末民初的城镇化与明清时期江南中小市镇发展的不同。(8分)
材料四 著名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认为,“传统”和“交流”是人类历史的两大主题.一纵一横,为纷繁复杂的世界历史确定了焦点。在 此视角下,全世界各主要民族的社会传统普遍得到了关注,同时,不同社会文化相互交流也 得到了清晰的阐释。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4)按材料四中的“此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市镇向近代转型的原因。(8分)
答案

(1)历史观点:明清时期出现一些新的市镇;明清时期中小市镇人口增加,规模迅速扩大;明清时期商运活跃,商人经济实力雄厚。(6分,每点2分。)
(2)表现: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桑蚕丝业兴起;农业和手工业产品由内销转向外销;经济发展规模扩大。(6分)
(3)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前者受农村自然经济影响,后者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产物;生产方式不同,前者采用手工生产,后者采用机器大生产;经济结构不同,前者手工业生产部门单一,后者工业生产部门较多。(答出3点5分,两点给4分。)
(4)A“传统”侧重于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形成、农村和城市经济联系加强、区域长途贸易的发展等角度分析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条件。(4分)
B“交流”侧重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影响角度分析其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的条件。如: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管理方法和组织形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察的是明朝时期我国工商业发展的情况。从材料“嘉靖间倍之,以凌稠为业。始称为市。”可以分析的处该地从小村后来发展成为市镇,人口有了很大的增加。从材料“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可以看出商人经济实力雄厚,商品交易活动频繁。(2)从材料“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江南农村部分棉纺织业市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可以看出传统的江南市镇开始走向衰落。农民种植开始以满足外国的生产为主,大量的种植经济作物。“震泽镇则以生丝加工和外销为特色,“所产之丝多销洋庄厦南洋、印度等地”。”反映了当时对外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以外销为主。(3)我国近代城镇化和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市镇具有明显的不同,从产生的原因上看,明清时期的市镇是在农耕经济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而近代的市镇则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产物。生产手段也不一样,明清时期是手工业生产,近代则是采用了机器生产。经济结构也有明显的不同。(4)回答此题需要仔细的分析材料,属于较难的试题。一纵一横分别指的是传统和对外交流。“传统”侧重于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形成、农村和城市经济联系加强、区域长途贸易的发展等角度分析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条件。 “交流”侧重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影响角度分析其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的条件。可对此进行细致的分析。
核心考点
试题【(28分)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江南市镇的兴盛和近代转型,可为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鉴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历史爱好者研究】;主要考察你对商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儒学所用的是纯粹的道德,而不宣传神圣;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四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5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伏尔泰推崇儒学和中国考试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分)
(4)结合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4分)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两宋时期,我国的商业空前繁荣,表现为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海外贸易发达,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及东欧和北非等地
③河南开封、浙江杭州是商业繁盛的大都市
④在重要城市出现了为地域商帮服务的会馆,其中晋商和徽商的会馆最多最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明清主要商帮情况一览表,据此分析导致明清商帮衰落的主要因素包括
商帮
主营商品
形成时期
鼎盛时期
衰落时期
徽商
茶、盐、典当、瓷器、丝绸
明成华、弘治年间
17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
19世纪40年代
晋商
茶、盐、票号、粮食、丝绸
明中期
鸦片战争前夕
1862年后
江右商帮
瓷器、粮食、茶
明成华、弘治年间
18世纪初至19世纪
鸦片战争后
①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②外国商人可以直接进入内地采购
③外商在华享有贸易特权     ④封建专制统治遏制了商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B.三角贸易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海上探索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朝贡关系的确立证明中原王朝的合法性。而朝贡贸易也并非以利润为导向,而是以政治关系为基础的,依照“薄来厚往”的原则进行,基本上可以说是经济利益单向输出……(明清时期)在禁海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海洋活动发展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海洋观的落后使中国对于海洋的认识始终没有达到西方近代海权的高度。网
——摘编自刘小军《关于中国当代海权的若干思考》
材料二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84次,入侵舰艇1860多艘,入侵兵力47万人。严酷的现实给大清国带来了强烈的思想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海权对中国的重要。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还出现了林福祥的《平海心筹》、严如煜的《洋防辑要》、李光建的《海防新编》和桂文灿的《海防要览》等一大批探讨海防问题的著作。清政府在海防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甚至一度建成一支在亚洲首屈一指的庞大舰队。
——摘编自《中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
⑴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海洋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6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4分)
⑵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海权对中国的重要”的具体表现。 (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暴露了中国海防的什么问题。(2分)
⑶综合以上材料,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证。(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