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商业的发展 > (12分)随着明清商业的发展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对士商的评价也悄然发生变化,抑商观念开始松动,甚至在十五、十六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运动—...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随着明清商业的发展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对士商的评价也悄然发生变化,抑商观念开始松动,甚至在十五、十六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运动—“弃儒从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                
——(明)王阳明《节庵方公墓表》
材料二  开国百有五十年,承平日久,人材日多,生徒日盛。学校廪增,正额之外,所谓附学者不啻数倍。此者选自有司,非通经能文者不与。虽有一二幸进,然亦鲜矣。略以吾苏一郡八州县言之,大约千有五百人。合三年所贡,不及二十; 乡试所举不及三十。
——文徵明《三学上陆冢宰书》
材料三 君讳篑……幼治书,年十九丧父居忧,读丧祭礼,乡党以孝称。遭乱,乃弃学子业不治,就市廛卖米。
——(清)朱彝尊《布衣周君墓表》
材料四 贸易之际,人以欺为计,予以不欺为计。故吾日益而彼日损。
——(明)康海《对山集》
材料五 “正德年间,岁欠歉饥,蓄储谷粟可乘时射倍利”……(徽商汪平生)“不困人于厄,悉贷诸贫,不责其息,远近德之。”
——《祁门倪氏族谱》下卷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士商地位有何新的看法? (2分)
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之际出现“弃儒从贾”现象的缘由。(2分)
依据材料四、五,指出明清时期部分商人的经商理念是什么?指出产生这种经营理念的思想根源。(4分)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清时期士人对商品经济发展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所起的作用。(4分)
答案
(1)打破传统市商观念,认为市商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贵贱之分)。(2分)
人口增加使科举艰难;政局动荡,生计艰难,致使士人弃儒从贾。(2分)
诚信(不欺);重义轻利。(2分)儒家文化。(2分)
改变传统观念,弃儒从贾,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分)
受重农抑商观念影响,致富后买房置地,阻碍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四民异业而同道”、“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等信息可以得出当时作者打破传统市商观念,认为市商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贵贱之分)。
(2)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二、三概括”。由材料二中的“虽有一二幸进,然亦鲜矣”、“略以吾苏一郡八州县言之,大约千有五百人。合三年所贡,不及二十; 乡试所举不及三十”可知人口增加使科举艰难;由材料三中的“遭乱,乃弃学子业不治,就市廛卖米”可知政局动荡,生计艰难,致使士人弃儒从贾。
(3)题目要求“依据材料四、五”回答。由材料四中的“予以不欺为计。故吾日益而彼日损”可知是诚信(不欺)的理念;“不困人于厄,悉贷诸贫,不责其息”可知重义轻利。这种观念如果找其思想根源的话,只有从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可以找到。
(4)题目要求“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中明清时期社会对士商的看法和观念的改变,认为工商皆本,可知改变传统观念,弃儒从贾,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重农抑商观念影响,致富后买房置地,会阻碍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核心考点
试题【(12分)随着明清商业的发展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对士商的评价也悄然发生变化,抑商观念开始松动,甚至在十五、十六世纪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运动—】;主要考察你对商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4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业、手工业发达的地方,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II
材料二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 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6分)
(2)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营商致宫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据材料二简单阐明他的论据。(2分)以外,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有何特点?(6分)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  
A.明代棉纺织的发展B.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C.南方农业生产比北方发达D.商人买贱卖贵的普遍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它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D.重农抑商的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
C.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D.经商的人很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
D.政府的赋税改革松弛了人身控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