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宋仁宗天圣...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要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宋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制度规定的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4分)
答案
(1)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抑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护生产正常进行。(6分)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抑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4分)
(2)历史背景同;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的文字内容,进行目的概括即可即: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抑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护生产正常进行;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抑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2)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本题反映的是宋代土地土地兼并对生产发展的重要影响,依据材料内容能看出其主要涉及的时代背景问题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点评:在中国古代,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不利于生产发展的,是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代表。但在今天的生产力条件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生产资料投入,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小农经济是落后的,始终将被取代的。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古今土地兼并和集中的重要差异。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宋仁宗天圣】;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深淘滩,低作堰”是战国时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这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这项水利工程是
A.京杭大运河B.灵渠C.都江堰D.井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下列主张与其相同的是
A.《墨子》:“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
B.《明夷待访录》:“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C.《黄书》:“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者也。”
D.汉文帝“弛山泽之禁……除田租税之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南宋初的《陈旉农书》指出:“种莳之事,各有攸序。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这表明
A.适时耕种能保证农业生产计划的完成
B.只有勤于稼穑才能保证比较好的收成
C.南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达到巅峰水平
D.作物种植要因地制宜,灵活安排农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