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26分)人口既是资源又是压力,人口问题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人曾制定了鼓励人口繁衍的政策,也看到了人口过多之弊端。韩...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人口既是资源又是压力,人口问题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人曾制定了鼓励人口繁衍的政策,也看到了人口过多之弊端。
韩非子在《五蠹》记载:“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祖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
苏东坡在《策问》称:“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富,……然以今无法观之,……非徒无益于富,又且以多为患。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空)然而百弊生。”
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盖藏自不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五倍)。……朕甚忧之。”
材料二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体现了时代特征。
一百年以来,列强人口增加到很多,……。到一百年以后,如果我们的人口不增加,他们的人口增加到很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不但是失去主权,要亡国,中国人并且要被他们民族所消化,还要灭种。
用中国和法国来比,……。法国四千万人口,因为能改良农业,所以得中国二十分之一的土地,还能够有饭吃。中国如果能够仿效法国来经营农业,增加出产,……,我们中国至少也应该可以养八万万人,……。                              
材料三 新中国对人口问题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种种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如“早生贵子”,“五世其昌”,“多福多寿多男子”等等,支配着他们的行动。
——马寅初《新人口论》(1957)
50年代,我国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苏联理论界提出的如下观点:“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表现为人口不断迅速地增长”,人口不断迅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如果我们在物质的生产领域放弃了计划经济,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在人的生产领域放弃计划经济了。
生育独子化已经产生了四个严重的人口问题:一是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以及老难所养、老难所依、老难善终这三难问题。
——《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重新认识中国人口问题》(2012)
(1)请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鼓励政策的原因。(4分)并概括材料一中古人对人口过多之弊端的认识。(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思考人口问题的两个着眼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评价材料二所述观点。(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50年代出现“人口高速增长时期”的原因,并分析当前中国为什么调整人口政策?(7分)
答案

(1)原因:农业(耕)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决定农业盛衰。人口的多少关系到赋税的征收、兵役和徭役的征发,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4分)
弊端:会危及人的生存、产生争斗及社会动乱;会使国家和私人的财富耗空,从而产生大量弊端;会占用过多的土地用于居住而进一步减少耕地。(每点2分,共6分)
(2)着眼点:民族生存(民族主义)和经济发展(民生主义)(2分)
观点:
A、认为中国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来自列强的人口压迫,主张中国要增加人口。(2分)
B、认为发展经济(改良农业)可满足更多人口的增加。(1分)
评价:
积极:上述观点基于抵御列强侵略、挽救民族危机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孙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忧虑;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2分)
局限:未认识到民族的延续强盛依靠综合国力,并非建立在人口数量增加这单一标准上。(或未能科学、辩证认识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3)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
政治:国共内战的结束,和平安定时期的到来;
经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科技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政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下受苏联人口理论的影响;(或人口科学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社会:人民中长期形成的宗嗣继承观念根深蒂固。(四个角度都应答到,共4分)
推动当前人口政策调整的因素:
生育水平和人口增长率都处在很低的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立建立;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人口科学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生育意愿的显著变化。(任答三点得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原因:题目要求“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所以从农耕文明条件下生产发展和社会统治两个层面回答即可。弊端:根据韩非子的材料中“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苏东坡的材料中“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空)然而百弊生”、《清史稿》中“盖藏自不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五倍)”等信息回答即可。
(2)着眼点: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分析”,由材料二中的“如果我们的人口不增加,他们的人口增加到很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中国如果能够仿效法国来经营农业,增加出产,……,我们中国至少也应该可以养八万万人”等信息可以总结得出。观点:观点根据前一问中的信息即可总结得出。评价:要注意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即可。
(3)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要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所以需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观念等角度回答,这需要结合必修教材中20世纪50年代这个时间出发去思考,然后从材料三中可以提取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人口不断迅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等信息也可得出部分答案。
推动当前人口政策调整的因素:从材料三中可以得出“在物质的生产领域放弃了计划经济,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在人的生产领域放弃计划经济了”、“生育独子化已经产生了四个严重的人口问题”等信息,还可以从经济发展和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相关科学发展的角度回答。
核心考点
试题【(26分)人口既是资源又是压力,人口问题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人曾制定了鼓励人口繁衍的政策,也看到了人口过多之弊端。韩】;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史·食货志上一》记载:“(仁宗时)承平寖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此记载所述现象可进一步说明当时(  )
A.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B.重农抑商政策败坏了社会风气
C.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成为时代主流
D.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张传玺认为,始皇三十一年,颁发“使黔首自实田”令,承认现实土地的占有状况,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使秦王朝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李永田则认为,这里的“实”字是“充实”之意。据此,关于“使黔首自实田”理解正确的是(  )
A.张传玺否认了战国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B.是李永田对秦代土地制度的准确概述
C.李永田认为这是驱民归农的一项措施
D.李永田完全赞同张传玺土地问题的观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这首古诗
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B.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D.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从井田制到均田制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
A.土地从国家所有彻底转变为私人所有
B.土地制度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C.集体劳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生产
D.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实现了完全分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