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时代的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
题目
题型:天津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时代的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请结合德国当时的状况,分析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与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WesternConceptsofChiootandtheChinese,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这种形象泛滥于何时?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的头像。在斯诺为***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带着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瘦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环球时报“复兴之路”

(3)材料中“红星耀中国”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1958年美国入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取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和⑥两个阶段“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五: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心中的中国
(5)上图反映了部分人西方描述的21世纪中国形象,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经济、政治的变化,分析这种看法产生的原因。并对这一看法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统一稳定。德意志分裂割据,布尼茨赞向往德意志统一。
(2)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鸦片战争前后。(19世纪)原因: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国家走私鸦片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吸食鸦片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
(3)中国共产党力量壮大,影响力增强;背景:完成长征,力量壮大。
(4)1937——1944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大量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中美结成反法西斯联盟。1949年到1958年,世界处于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
(5)经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美国逐渐丧失霸主地位,发生金融危机;政治: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美国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矛盾;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重要。评价:这种看法错误。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强调和平崛起(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这是部分西方人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体现。
(6)国家印象是国与国关系的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决定国家印象。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时代的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其中不包括[     ]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D.是导致中国近代落伍的重要原因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小李筹备历史课本剧的企划书,由内容推断,最可能出现的情境是
[     ]
A.自本朝开始,议政于政事堂
B.崇祯帝已死,即日改国号“大清”
C.凡“悖逆”和“违碍”书籍,应烧毁
D.今后阁臣有涉外事宜可与总署协商办理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人物传记《乾隆皇帝十张面孔》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弘曕是乾隆帝的最小弟弟,一天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结果弘曕被革去亲王,降为贝勒,解除一切官职,永远停用,32岁抑郁而终。这则故事反映的本质是 [     ]
A.宫廷内部的森严等级  
B.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C.乾隆皇帝的冷酷无情
D.宫廷斗争的血腥残酷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安徽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下列关于朱元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驾崩后庙号称“明太祖”
B.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
C.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
D.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     ]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