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有学者把17世纪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英国查理—世和明朝崇祯皇帝)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此说...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学者把17世纪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英国查理—世和明朝崇祯皇帝)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此说法的着眼点在于(   )
A.社会形态转变B.政权发生更替
C.国力对比变化D.生产力对比变化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随后又经过反复斗争,最终了确立君主立宪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腐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故选A。
点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A、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B、绝对君主专制,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助长了因循守旧之风。
C、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D、极大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核心考点
试题【有学者把17世纪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英国查理—世和明朝崇祯皇帝)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此说】;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A.宦官专权B.内阁的作用C.六部掌握实权D.军机处的设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史稿》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该记载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相权不断受到压制B.清前期君相矛盾空前激化
C.军事权力日益超越内政部门D.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内阁是中西方共有的政治概念。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西方国家内阁的最大不同是
A.掌握最高决策权 B.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C.行使立法和司法大权D.是最高的行政机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