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时,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官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即位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时,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官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即位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说明
A.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B.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清朝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关键是注意“这”是指从康熙到雍正,可以给皇帝上密折的官员不断增多,理解“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材料并没有反映出皇帝先接受各级官吏的建议再作出决策,B不正确;据所学可知,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C不正确;地方官给皇帝密上奏折,只是反映情况,其管理地方的权力并没有得到扩大,故D不正确;密上奏折表面上看是皇帝的恩惠,实际上皇帝通过此举可以进一步了解地方官的情况,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题眼——“这”的含义,同时结合所学史实解答。
核心考点
试题【“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时,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官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即位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①西方国家侵华,掠夺金银、原材料  ②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重农抑商政策遏制了经济活力      ④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  
⑤文化专制,理学僵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内阁制正式确立是在(    ) 时期
A.明太祖B.明成祖C.明宣宗D.明宪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内阁运转程序是:各司、部、院将文件、奏折、报告递交内阁,内阁学士阅读、研究后,在奏折上写出处理意见,通常同时列若干条,交给宦官转承皇帝。皇帝用红笔作出批示,于其中选择一条,一般写“知道了”“准”“照准”。下发司、部、院。如果不赞同其处理意见,就驳回内阁再议。如果皇帝比较懒惰,那么就由宦官做决定。内阁,是顾问性机构,本身无权,只能提处理意见。明朝无宰相,如果把内阁学士看作宰相,那么内阁就应该有直接命令、指示各司、部、院的权力,而内阁没有这个权力。内阁“处理意见”转达到各个部门,必须经过皇帝或皇帝指定的宦官许可。
材料二 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在国家中所处的政治地位及权力有什么不同?(8分)
(2)你认为二者的基础分别是什么?(4分)
(3)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A.简:机构精简B.速:办事效率高
C.开:决策开放性强D.专:皇帝乾纲独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机构(  )
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B.有一定的决策大权
C.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D.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