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开国议政(14分)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1)请你在文本框内的A、B两处填上恰当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开国议政(14分)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请你在文本框内的A、B两处填上恰当的文字。(8分)
(2)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6分)
答案
(1)
A
水平l:根据历史情境进行合理推论
·大力推行科举制可以提拔众多文官担任朝廷官职,形成一个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防止武将专权。
水平2:推论与历史情境之间缺乏有效关联
·防范武将专权,削夺武将的权力。
其他答案。
B
水平l:根据历史情境进行合理推论
·造成冗官、冗员,导致财政困难。
·造成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
水平2:推论与历史情境之间缺乏有效关联
·积贫积弱
其他答案
(2)
水平l:能全面权衡科举制对中央集权带来的利弊,对决策作出合理解释。
·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科举制的推广可以说利弊互见,但是对王朝的稳固来说是利大于弊。它使得政权向士大夫开放,不但能以文官制约武官,更能增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虽然由此可能带来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加以改善,澄清吏治。
·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大力推行科举制虽则可以选拔大量人才组成一个文官政府,以防范武将专权,但同时也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困难等难题,而且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治理国家,对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其弊远大于利。限制武将专权可以通过军事制度改革予以解决,不必以扩大文官队伍来解决。过度重文轻武会削弱国家的军事实力。
水平2:虽能合理说明自己的决策,但只注意到大力推行科举制利或弊的一面。
·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因为这样有利于选拨文官进入政府,利用文官对武将进行牵制,强化中央集权,防范唐末五代以来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增强文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巩固王朝统治。
·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因为这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引发财政困难;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于治理国家。
其他答案。观点与证据不一致;决策与理由不一致。
解析
(1)A,借鉴宋太祖改革的内容回答,确立“重文轻武”的政策,防止武人专权。B,科举考试得官者的不断增加,会导致人浮于事,增加财政困难。(2)回答科举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积极作用: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较武将更容易控制。消极作用:科举制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财政困难等难题。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加以说明,同时兼顾另外一种观点。
核心考点
试题【开国议政(14分)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1)请你在文本框内的A、B两处填上恰当的】;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记载:“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材料反映出西汉统治者
A.为了巩固政权而重用庶民
B.变分封制为郡县制
C.削弱王国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D.通过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办法来巩固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符合荀子精神的是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实行察举制
D.刺史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下令,凡“民产子,可免除二年徭役”。唐贞观初年规定,“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明朝初年,政府鼓励早婚,同时把人口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标准。以上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有
①长期战争造成人口锐减                      
②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劳动力是财富的源泉
③劳动人口是国家兵力、徭役和税收的主要承担着
④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王沈缺乏治国才能B.九品中正制有弊端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