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我称此制为 “公选”。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
——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
材料二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 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刘文瑞  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材料一作者为什么称察举制为“公选”制?(4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相对于察举制,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以察举制发展的事实说明这一变化的作用。(6分)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认识。(3分)
答案
(1)原因;国家建设需要对选拔新的官员提出了要求,武力功臣的凋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条件。(2分)
原因;察举人才来自民间,察举的人才都是有德行、才能或专长的人,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被举的机会,与出身没有关系。(2分)
(2)变化;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2分)作用: 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发展为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使得真正有才能,但出身低微的人,难以到中央和地方充任官职,严重影响到中央集权。出此看出,察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分)
(3)人才选拔制度,首先,必须体现公平、公正原则,这样才能给所有的人以平等的机会;其次,选拔人才的标准不能过于单一,要从多个角度确定选拔标准,通过综合指标确定人才的取舍;第三,选拔人才的方式应多样化,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更多机会,以弥补单一选拔方式所产生的弊端;第四,应当尽量避免人才选拔制度对教育造成消极影响。(3分,答出三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等信息可以看出实行察举制的原因。因为察举官员来自民间,因而作者成为“公选制”。(2)科举制的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地方的人才选拔的权力,通过统一的考试,从而使中央掌握了人才选拔的权力。科举制实行的作用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作答。(3)此问主要是考查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从人才选拔要求的公平、公正、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等方面进行回答。
点评:古代的选官制度体现了由重视血缘关系和门第的高低逐渐转向考试成绩,体现了向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另一个方面,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稳定社会秩序,因此科举制从隋唐确立就一直延续到清末。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江南贡院始创于1168年,起初为县府学考试场所。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江南贡院举行。江南贡院见证了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该制度产生于(    )
A.隋朝B.唐朝
C.宋朝D.明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汉初统治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分封制B.分封诸侯王C.颁布推恩令D.设置尚书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初,突厥贵族对内地不断侵扰。假如你是那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作战计划,接下来你会(  )
A.交皇帝裁定B.交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D.交内阁处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史·地理志》中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下列关于元朝地方行政区域设置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现河北省地域是由中书省直接管理的“腹里”
B.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C.行省之下,分别设道、府、州、县
D.西藏归宣政院管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目的是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