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探究一定温度下(实验时实际的环境温度)使铁钝化的硝酸的最低浓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5.0 m...
题目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探究一定温度下(实验时实际的环境温度)使铁钝化的硝酸的最低浓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5.0 mL(质量分数为 65%,密度为1.4 g/mL)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②将铜丝和铁丝同时插入浓硝酸中,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先指向铜丝,但又迅速反转(只需 1~2 s)指向铁丝一端。
③用盛有5.0 mL蒸馏水的注射器向具支试管内加水,并注视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在指针恰好发生反转又指向铜丝时停止实验,记录此时已注入的水的体积。重复实验三次获得的数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装置中仪器a因其作用而被称为___________;指针指向铁丝时,铁丝为_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65%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在未注水前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3) T1_____________(填“>”“<”或“=”) T2。   
(4)在本实验温度下,使铁钝化的硝酸最低浓度为_____________%;利用本实验数据判断,若用45%的硝酸进行实验(不再注水),则电流表的指针应指向__________(填“铁”或“铜”)电极。  
(5)该实验装置上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
(1)盐桥  ;正
(2)14.4 mol/L   ;NO3-+e-+2H+=NO2↑+H2O
(3)=  
(4)48 ;铜
(5)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应在两侧支管口处均连接导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核心考点
试题【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探究一定温度下(实验时实际的环境温度)使铁钝化的硝酸的最低浓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5.0 m】;主要考察你对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已知稀溴水和FeCl3溶液都呈黄色。现在2mL的稀FeCl2溶液中,加入1~2滴浓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现对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进行探究。
(1)限选用的试剂有: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CCl4、KSCN溶液、AgNO3溶液、淀粉-KI溶液。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呈黄色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___________ (填微粒的化学式,下同)引起的;
假设2:溶液呈黄色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_________ 引起的。
【设计实验方案】为了验证上述假设1和假设2的合理性,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验证假设1:________________ 验证假设2:______________。
(2)根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______(填“假设1” 或“假设2”)的推断是正确的;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可行?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向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含少量碳元素)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有Fe2+,应先用_______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 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2.33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CO2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CO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____(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农用的氮肥主要是“氢铵”和尿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氢铵”化肥进行了专项研究: (1)预测:根据已有知识和“氢铵”的名称,该小组预测该“氢铵”是碳酸或亚硫酸或硫酸的铵盐。
验证和探究:
①NH4+的验证:取少量固体药品于试管中,然后______________
②阴离子的探究:a.取少量固体药品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如图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溴水无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再向滴加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初步结论:“氢铵”是____的铵盐。
b.要进一步确定“氢铵”的成分还需要补做如下实验并根据现象作出相应分析:取适量“氢铵”配制成溶液,取溶液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测定该化肥的含氮量,请你阅读后解释方案中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评价:
方案(一):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如图甲的烧瓶中,滴加过量NaOH浓溶液,充分微热,按如图装置,通过实验测定烧杯增加的质量(忽略漏斗中附着溶液的质量)。然后进行计算,可得化肥的含氮量。
方案(二):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如图乙的烧瓶中,滴加过量NaOH浓溶液,充分微热,按如图装置(A管可以上下移动),测量生成的氨气体积(设所测体积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然后进行计算,可得化肥的含氮量。图乙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 请你评价上述两套方案是否合理。若合理只需要说明结论;若不合理,请简要说明原因,并指出修改方案(若要添加仪器、药品,请说明添加的位置、名称)。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图装置。
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 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的气体的体积为V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
(1)①固体M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g。
(2)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
(4)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___________,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事实: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的Na2CO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得到蓝色沉淀。  
 I.甲同学认为:CuCO3是难溶解的物质,两者反应只有CuCO3一种沉淀生成;乙同学认为:CO32-和Cu2+两者相互促进,发生水解反应,只生成Cu(OH)2一种沉淀;丙同学认为:两种因素都存在,应生成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甲同学:____;乙同学:____。
Ⅱ.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
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过滤中除了使用铁架台、玻璃棒、烧杯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洗涤后的沉淀应____(选填下列序号)干燥。
A.在干燥管中    B.在U型管中 C.在干燥器中    D.在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 E.在坩埚中微热
Ⅲ.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C→B。装置C中装有试剂无水硫酸铜,若C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的沉淀的成分是___(写化学式)。
Ⅳ.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侧定其组成。     
(1)各装置的仪器连接顺序是___(按照气体   流向从左往右用字母表示)。   
(2)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 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___(只列计算式)。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