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磷及其化合物 > 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A.Fe2(SO4)3B.Na2CO3C...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
A.Fe2(SO4)3B.Na2CO3C.KNO3 D.FeSO4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Fe2(SO4)3与铜粉反应,溶液呈的是绿色,故错;B项:加入Na2CO3有气泡生成但铜粉不反应,故错;D项:加入FeSO4,不反应,故错。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的性质,明确选项中各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核心考点
试题【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   )A.Fe2(SO4)3B.Na2CO3C】;主要考察你对磷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稀硝酸能与Fe发生反应,浓硝酸不能
B.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
C.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
D.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而浓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2,稀硝酸得电子更多,故稀硝酸的氧化性大于浓硝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研究其性质有重要意义。
A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按如图装置,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喷,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H2SO4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下图装置,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喷,可以得到红色喷泉。

(1)写出A与浓NaOH溶液共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
                                                         
(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_;
收集气体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发紫色石蕊溶液上喷的操作是                                             
(4)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两个烧瓶分别充满气体B和气体C,做喷泉实验后,水都充满烧瓶,两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雷雨时,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可生成氮的氧化物,该氧化物进一步反应后遇水变成
A.NO2B.HNO3C.H2SO4D.NH3.H2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下列性质中的
A.易液化B.比空气轻  
C.极易溶于水D.有刺激性气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的是(   )
A.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由氨气制碳酸氢氨和硫酸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