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水的电离平衡 > (1)①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②CO2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③OH-+H+=H2O改写为化学方程式...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①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②CO2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③OH-+H+=H2O改写为化学方程式______.
Cu2++Fe=Fe2++Cu改写为化学方程式______.
(2)①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氧气时质量为116g,充满二氧化碳时,质量为122g,充满气体A时质量为114g,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②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个.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B.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C.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D.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E.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
(1)NaH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三种离子,即NaHSO4=Na++H++SO42-,故答案为:NaHSO4=Na++H++SO42-
②CO2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钠和水,实质是:CO2+2OH-=CO32-+H2O,故答案为:CO2+2OH-=CO32-+H2O;
③OH-+H+=H2O表示可溶性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一类反应,如:H2SO4+2NaOH=2H2O+Na2SO4,故答案为:H2SO4+2NaOH=2H2O+Na2SO4
Cu2++Fe=Fe2++Cu表示可溶性的铜盐和金属铁生成可溶性的亚铁盐和金属铜的一类反应,如:CuCl2+Fe=FeCl2+Cu,故答案为:CuCl2+Fe=FeCl2+Cu;
(2)①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相同容器中气体的体积相等,则分子数、物质的量相等,设容器的质量为m,则
116-m
32
=
122-m
44
,m=100g,
设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则
122-100
44
=
114-100
M
,M=28g/mol,故答案为:28g/mol;
②根据N=n•NA,气体的分子个数为N=n•NA=
m
M
NA,又该气体为双原子分子,所以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是2×
m
M
NA=
2mNA
M
,故答案为:
2mNA
M

(3)A.水和汽油是互不相溶的,所以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故A正确;
B.饱和食盐水与沙子中,沙子不溶于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
C.蒸馏时,温度计测的是蒸汽的温度,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C错误;
D.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发到大量固体析出时,用余热将之蒸干,故D错误;
E.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F正确.
故选CD.
核心考点
试题【(1)①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②CO2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③OH-+H+=H2O改写为化学方程式】;主要考察你对水的电离平衡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H2SO4=2H++SO4-2B.NaOH=Na++O2-+H+
C.Na2CO3=2Na++CO32-D.Ca(NO32=Ca2++(NO32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H2CO3=2H++CO32-B.Ba(OH)2=Ba2++2OH-
C.NaHSO4=Na++H++SO42-D.HClO=H++ClO-
下列书写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NaOH⇌Na++OH-B.Na2SO4=Na2++SO42-
C.NH3•H2O⇌NH4++OH-D.H2CO3=2H++CO32-
按要求进行书写:
(1)氯化钡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在化学方程式上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MnO2+4HCl(浓)
.
MnCl2+2H2O+Cl2↑.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CaCO3⇌Ca2++CO32-B.H2CO3⇌2H++CO32-
C.NH3•H2O⇌NH3+H2OD.H2SO3⇌H++HS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