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 【题文】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L1、L2分别为④岩层形成前后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以下问题。【小题1】下列推测正确的是I.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侵蚀强弱...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L1、L2分别为④岩层形成前后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I.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侵蚀强弱的不同   II. 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III.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IV.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地壳经历了下降运动
A.I IIB.IIIⅣ
C.I IVD.II III
【小题2】图中各岩层的形成,按由新到老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一②一①一④B.①一③一②一④
C.④一③—②一①D.①一②一③一④
答案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a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其顶部受张裂作用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b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因此I正确、II错误;图中褶皱发生于④岩层形成之前,因此III错误;④岩层由沉积作用所形成,因此地表由L1演化为L2的过程中,地壳经历了下降运动,IV正确。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④形成最晚。岩层②侵入到岩层①内部,说明岩层②较岩层①新;同理岩层③较岩层②新。
考点:地质作用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L1、L2分别为④岩层形成前后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以下问题。【小题1】下列推测正确的是I.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侵蚀强弱】;主要考察你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也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峡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沉积和风力侵蚀B.地壳抬升和风力侵蚀
C.风力沉积和流水侵蚀D.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2分)
材料一  2014年8月16日,青藏铁路的延伸线拉日铁路(拉萨一日喀则)(如图)正式通车运营。拉日铁路全长253千米,其中近90千米穿过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桥隧占路线总长的45. 7%,沿线有多处大范围的移动及半固定沙地。拉日铁路每米造价超过5万元,是中国目前在高原地区建设的造价最高的铁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拉日铁路沿线采暖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材料二 拉萨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谷北岸高原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如图)。拉萨的雨季基本出现在5月至9月之间,这个时段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90%以上。拉萨的雨,最大的特点就是夜雨多,成为拉萨一道美丽的气候风景。有研究表明,拉萨夏季的夜雨率高达80%以上。

(1)简要说明拉日铁路造价高的自然原因。(6分)
(2)指出拉日铁路沿线采暖可使用的两种清洁能源。(4分)
(3)日喀则地区是西藏重要的青稞种植区,青稞籽粒饱满,单产高,品质优良。请分析自然原因。(8分)
(4)根据拉萨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绘出拉萨夜雨形成示意图。(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30分)2013年10月31日,西藏墨脱公路开通,宣告中国最后一个末通公路的县止式通车。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I)~(5)题。
材料一:墨脱县地理位置和交通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林芝至圣脱地形剖面示意图。

(1)雅鲁藏布江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4分)
(2)墨脱地区的自然环境体现了显著的             地带性规律,“             ”是其气候最好的写照。(4分)
(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殊不知墨脱交通之难,更甚于蜀道,为什么’(10分)
(4)墨脱曾是中国物价最高的地方,请分析其原因。(6分)
(5)墨脱降水异常丰富,其中南部最大降水量可达5000毫米以上,试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读图回答甲处的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

①水平挤压 ②水平拉伸 ③地壳下降 ④地壳上升 ⑤外力侵蚀 ⑥外力沉积
A.②④⑥B.①④⑤
C.①③⑤D.③④⑤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推测洱海的形成原因。(2分)
(2)描述图中耕地的分布特点。(2分)
(3)简述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