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B.M为能源,N为技术C...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
B.M为能源,N为技术
C.M为技术,N为资金
D.M为信息,N为零部件
小题2: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D.带动乙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转移。
小题1:黄土高原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技术条件较差;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但资源短缺,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小题2:钢铁企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加剧转入地的环境负担,但是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进程。
核心考点
试题【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B.M为能源,N为技术C】;主要考察你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结合下面四则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全长1 241千米建设全立交、全程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材料三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于2007年10月11日启动。根据该工程的总体安排,2010年将在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25个县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材料四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经过哪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当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的三个省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除陕西省外,另外两个是指   (   )
A.湖北、河南B.河北、北京
C.河南、河北D.湖北、安徽
(3)试分析中线方案的实施,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有哪些积极影响?
(4)结合材料四,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B.乙C.丙   D.丁
小题2: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小题3: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
A.限制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
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小题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
小题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南水北调”工程有东、中、西三条线路,最先启动的是东线,其原因是
A.东线水可以自流,减少工程量
B.东部水质明显优于中、西线
C.东线有可利用的河道,工程量较小
D.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京杭运河的运输能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