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 2007年7月23日,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建设,推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问题建言献策。结合环北部湾区域图,回...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7年7月23日,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建设,推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问题建言献策。结合环北部湾区域图,回答14~16题。
小题1:环北部湾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包括
A.环北部湾优越的海上交通枢纽地理位置B.煤炭资源丰富
C.城市发育程度高,经济发展迅猛D.技术力量雄厚,对外辐射力强
小题2: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A.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B.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C.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D.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小题3:东盟与环北部湾地区合作领域潜力巨大,主要体现在
①油气资源    ②旅游资源     ③宇航技术     ④钢铁工业
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2007年7月23日,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建设,推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问题建言献策。结合环北部湾区域图,回】;主要考察你对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完成17~20题。

小题1:有关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地区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状态到较差状态
B.从北向南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状态到较差状态
C.西部经济地带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好
D.低山丘陵地区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差
小题2:图中制约M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资源、能源不足
C.对外联系较少D.资金技术缺乏
小题3:N地区建设交通线的成本比M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有
A.人口稀少,拆迁费用低B.交通网络基础好
C.交通便利,利于材料运输D.技术先进,劳动力成本低
小题4:关于Q地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有
A.因地势高,所以自然灾害频繁
B.因气候干燥,所以太阳辐射强
C.因高寒干燥,植被稀少,所以多荒漠
D.因降水丰富,所以河谷农业发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表,完成33~35题。
比较项目
长江以南
长江以北
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
81%
19%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36.5%
63.5%
水资源利用率
5.5%
63.8%
人口(亿)
7
5.5
耕地占全国的
1/3
2/3
水资源前景
1 700亿立方米以上
缺水890亿立方米
小题1:长江以北的国土面积较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B.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C.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D.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
小题2: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D.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小题3: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B.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一)美国较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空间结构上表现为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的特点,成为当今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研究美国农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从中探讨农业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规律,可为我国选建农业商品基地和调整农业空间结构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图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回答52~56题。


小题1:甲区中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的最大产区是
A.广东B.吉林C.新疆D.陕西
小题2:美国甲、丙农业带的农业区位优势有。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不使用化肥、农药
C.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D.人口稀疏,劳动力不足
小题3:图二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与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较,其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D.水热条件好
小题4:一般情况下,图二中河流
A.只有春汛B.既有春汛,又有夏汛
C.既有夏汛,又有秋汛D.只有秋汛
小题5:下列关于美国东北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是工业发展最早的传统工业区           ②是技术最先进的高新产业区  
③人口和城市集中,形成了巨大的城市带   ④工业污染严重,土地价格高   
⑤人口和工业向国土西部和南部迁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珠江三角洲城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中主要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所经历的           过程。(1分)
(2)试描述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特征。(3分)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积累了物质财富,提高了生活水平。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请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环境污染物的类型和来源。(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问题。(11分)

安徽省地形图


(1)填写下表,比较安徽省甲河以北和乙河以南地区的差异。(3分)
 
地形
自然带
城镇空间特征
甲河以北地区
平原
 
团块状,受自然条件限制小
乙河以南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主要原因。据图分析可知,               因素所占比重最大。(2分)
(3)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土地荒漠化引发的最突出的气象灾害是什么?(2分)
(4)安徽南部和我国西部地区都存在着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安徽南部主要表现为        ,我国西部主要表现为   ,但其形成又有相似之处,其共同的人为原因是       ;针对这一原因,你认为最为有效的解决措施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