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2010年10月26日8时30分,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这标志着三峡工程由初期运行期转入正常运行期。长江三峡地区,河谷深且岩层软硬相间,断裂构造发...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0年10月26日8时30分,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这标志着三峡工程由初期运行期转入正常运行期。长江三峡地区,河谷深且岩层软硬相间,断裂构造发育。现在我们所看到库区的高低水位区间的岸坡,除了宽厚的堆积阶地以外,都是基岩裸露或碎石堆积,这是百年出现一次的洪水(水位涨落约30米)侵蚀的结果;但三峡水库形成后,水库水位每年涨落30多米,这意味着库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比自然洪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增强100倍。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正常蓄水后,分析对库区周围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
可能诱发滑坡。(4分)因为水库水位的提高会淹没河谷低地,使两岸地势更加陡峭;库区水位每年涨落可达30多米左右,库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会增加;地下水位抬升,渗入软化岩层;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等,可能诱发滑坡。(每答对一点,可得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从题中材料可知,三峡工程正常蓄水后会使库区岩层长期浸泡在水中而使其松软,而三峡地区,河谷深且岩层软硬相间,断裂构造发育,库区水位每年涨落可达30多米左右,库水对两岸的侵蚀强度会增加;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可能诱发滑坡。
核心考点
试题【2010年10月26日8时30分,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这标志着三峡工程由初期运行期转入正常运行期。长江三峡地区,河谷深且岩层软硬相间,断裂构造发】;主要考察你对自然灾害与防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下图示意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
(2)简述雷电灾害天气来临时,人们应注意哪些事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4月26日清晨,大雾笼罩长沙城区,市区许多道路能见度一度不足10米,给人们出行带来影响。而从4月25日晚上开始,黄花机场受雾影响暂时不能正常起降。据机场气象部门预测,大雾将在9:30消散。截止26日8:30,受雾影响取消航班46架次。
(1)分析大雾的危害及防范措施。(6分)
(2)解释“十雾九晴”和日出后几小时大雾逐渐消散的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作物品种
小题2: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灌水。与不灌水的棉田相比,灌水棉田的
A.棉花花期不变B.棉花花期滞后
C.冻害发生几率增加D.冻害发生几率减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下图是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2)简述雷电灾害的预防措施。(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12年9月到2013年3月,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读材料二,分析导致A图的中东部区域2012—2013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6分)
(2)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