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处的自然植被是[     ]A、①森林②草原B、①草原②荒漠C、①草原②草原D、①荒漠②荒漠 2、秦汉到明代长期形成的农牧界...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处的自然植被是[     ]
A、①森林②草原
B、①草原②荒漠
C、①草原②草原
D、①荒漠②荒漠 2、秦汉到明代长期形成的农牧界线相当于图中的[     ]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3、图中①、②处荒漠化土地分布及形态是[     ]
A、斑点状及片状
B、分布在绿洲的周围
C、星点、线状
D、呈斑点状荒漠化圈
答案
1、C
2、B
3、D
核心考点
试题【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处的自然植被是[     ]A、①森林②草原B、①草原②荒漠C、①草原②草原D、①荒漠②荒漠 2、秦汉到明代长期形成的农牧界】;主要考察你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内蒙古和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1996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比较,发现上述四省区10年中被开垦的草地和荒地总面积近200万公顷(其中开垦草地约120万公顷,开垦荒地约80万公顷),而实际新增的耕地总面积仅为100万公顷。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疼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时采用了先进的________________技术手段,发现上述地区10年中被撂荒的土地竟达开垦总面积的___________%。
(2)从气候的干湿状况分析,上述地区除三江平原属__________区外,其他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__区,土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土地被撂荒地区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多项选择) A、禁止刨草毁林,杜绝滥垦B、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C、筑沟开渠、进行合理灌溉D、引进耐碱作物,改良盐碱土E、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F、采用机械化耕作,禁止使用化肥农药G、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荒漠化速率比人为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加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是[     ]
A.长江以南地区无土地荒漠化
B.东北地区土地多盐碱化
C.石漠化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的沙质荒漠化最显著2、甲地区胡杨林大面积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是[     ]
A.过度农垦
B.过度樵采
C.不合理开矿
D.不合理取水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回答1—3题。

1、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气候变暖
B.土地荒漠化
C.旱涝灾害
D.水土流失2、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用水
B.沙漠广布
C.过度放牧
D.气候干旱3、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①放弃全部耕地②合理调水③加强能源建设④恢复自然植被[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下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区。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