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 读材料,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据西汉《史记》记载,当时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的南方“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材料,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据西汉《史记》记载,当时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的南方“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到宋朝时北方大量的人口南移,先进农具和灌溉工具的发明(唐时的秧马,宋时的新式水车)提高了生产力,使这一带“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苏湖熟,天下足”。
小题1:西汉时,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交通落后 ②水系稠密 ③地势低洼 ④土质黏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南稻北麦” 是我国农业地域的基本格局,它体现了
①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 
②人类不断改造并战胜地理环境的结果 
③现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结果 
④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亘古不变
⑤气候差异是产生农业地域基本格局的主要因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交通落后属于社会、经济条件。
小题2:“南稻北麦”的农业布局体现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而气候差异是主要因素;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不是亘古不变的。
点评: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调用课本知识,分析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核心考点
试题【读材料,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据西汉《史记》记载,当时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的南方“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该表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问题:
区域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31
0.21
0.10
0.02
0.07
0.07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4.916
5.872
5.087
7.044
6.207
6.175
4.885
小题1: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长江三角洲低的原因主要有:
①热量不够充足 ②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传统经验丰富
③农业投入不足,经营较粗放④人均耕地面积较大 ⑤土壤差异 ⑥复种指数低
A.①②③  B.③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小题2:长江三角洲粮食生产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
①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
②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③农业投入不足 ④土壤条件较差
A.①②③   B.③④C.①②   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B.热量不足C.地形崎岖D.土壤贫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与种植农作物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D.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

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
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黑风暴”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
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
小题2:“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地域性B.整体性C.地带性D.非地带性
小题3:“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