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 读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回答题。小题1:影响图示地区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是(  )A.水分B.土壤C.地形D.热量小题2:过渡带最不适合开展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影响图示地区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是(  )
A.水分B.土壤C.地形D.热量
小题2:过渡带最不适合开展的活动是(  )
A.灌草种植 B.畜牧业C.小麦种植D.耐旱树木种植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反映出该地位于干旱地区,绿洲分布在山口处,所以影响该地区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为水分。
小题2:过渡带有利于对绿洲的保护,此地降水较少,因此不适合发展需水量较大的小麦种植业,适合发展需水量较小的草原牧业和对防风固沙起良好作用的灌草种植业,以及耐旱树木种植业。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抓住图示的气候和绿洲等信息可判断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即可。注意因地制宜原则。
核心考点
试题【读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回答题。小题1:影响图示地区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是(  )A.水分B.土壤C.地形D.热量小题2:过渡带最不适合开展的】;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区位选择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首选考虑的问题,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的是    
A.气候B.科技C.土壤D.地形
小题2:影响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5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县花卉种植业的产值约为(    )
A.50%B.30%C.85%D.20%
小题2: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以下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部门有
A.水产业B.商品谷物农业
C.观光农业D.水稻种植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题。
评价类别
农作物A
农作物B
农作物C
满足
程度
热量满足率
22
22
16
水分满足率
79
84
84
土壤养分满足率
84
84
84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
76
29
42
资源
利用率
光合潜力利用率
11.3
4.4
4.5
光温潜力利用率
51.0
20.2
29.0
气候潜力利用率
64.2
24.1
34.7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
76.4
28.7
41.4
小题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B.气温C.降水 D.土壤
小题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气温B.降水C.土壤D.社会经济因素
小题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农作物AB.农作物BC.农作物CD.农作物B和C
小题4:该地区可能是(  )
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松嫩平原D.河西走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特大城市及周围农业区变化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农业区II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利于缓解人地矛盾B.劳动生产效率高
C.生产规模大,但商品率低 D.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机械化水平低
小题2:关于农业区I在2006年扩大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的发展,使市场扩大B.经济的发展,使居民收入提高
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保鲜技术提高D.农业政策调整和农业技术改革
小题3:与1986年不同的是,2006年农业区I的农产品常年供应量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对气候因素的热量条件进行改造B.对地形因素进行了改造
C.对土壤条件进行了改造D.建设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改变了水源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据此完成题。
小题1: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
①品种退化     ②产量过大     
③品质较差     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   )
A.提高产量B.改善运输条件C.推广良种D.扩大销售渠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