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城市与地理环境 >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2005~2010年“外来人口流向调查统计图”,回答下题。该市外来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扩大B.中心城区的人口密...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2005~2010年“外来人口流向调查统计图”,回答下题。

该市外来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
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扩大
B.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下降,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C.郊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使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D.使城市化水平下降,城市的服务范围缩小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根据图中外来人口流向的变化,在近郊、远郊的人口增长较多,可以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A对。从图中看,中心区人口数量增加,人口密度也会增加,B错。郊区人口密度增加,可能使城区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不会向外转移第三产业,中心区第三产业比重会上升,C错。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增大,城市化水平升高,D错。
核心考点
试题【读我国东部某城市2005~2010年“外来人口流向调查统计图”,回答下题。该市外来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扩大B.中心城区的人口密】;主要考察你对城市与地理环境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图中,③区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
C.内部分区明显D.环境质量最差
小题2: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A.与市中心的距离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D.交通通达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1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6分)
(2)根据图b,判断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泥土方砖地的多少倍?根据图a、图b,试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10分)
(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水资源问题,有人设计了图c所示的“城市雨洪利用”新型排放系统。试分析说明该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早
小题2: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
A.以旅游业为主 B.以重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小题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三角工业区由此受到的冲击较长三角工业区更大,主要原因为其(     )
A.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结构B.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C.邻近港澳台地区的特殊位置D.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8分)

(1)从50年代到80年代,城市人口增幅最大的是______年,增幅最小的是_____年。(2分 )
(2)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1994年比1950年相比约增加了_________个百分点。(1分)
(3)城市人口比重下降的是__________年代,这种现象是否叫逆城市化现象?为什么?(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指出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3分)
(2)M、P、Q中哪一处是高级住宅区,并说出判断理由。(5分)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何处并说出理由。(4分)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