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新华社2009年1月14日讯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3亿。材料二  2...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09年1月14日讯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3亿。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小题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小题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 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

答案

小题1: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或从农村到城市,由山区到平原,由内陆到沿海。)
小题1:资源开发,发展边境贸易
小题1: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
小题1:目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而引起的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向东部,由农村向城市)。
小题1:新疆吸引人口迁入,主要是由于资源的开发。
小题1:取消户籍限制以利于优秀人才的迁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新华社2009年1月14日讯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3亿。材料二  2】;主要考察你对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以下人口的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美国运动员到北京参加奥运会并参观故宫。
B.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世纪金榜人亲赴灾区向学生捐赠世纪金榜图书。
C.2009年山东学生王燕考入北京大学到北京报到学习。
D.2009年4月23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青岛出席庆祝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比较,正确的是(  )
A.从迁移方向上看,都是从北方迁向南方
B.从迁移原因上看,都是战争因素引起的
C.从迁移方式上看,都是自发性迁移
D.从迁移结果上看,都加强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和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两个历史阶段的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②从迁移原因看,都主要是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
③从迁移量来看,前者以定居移民为主,迁移量小,后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量大
④从迁移方式上看,都是被迫性迁移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4~15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小题2: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亿。有关国家媒体将此乐观地称作“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
材料二: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1/4,但人口占全国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化学工业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

小题1:美国人口增长模式属________型。
小题2:材料一表明,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聚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现代,美国退休的老年人又沿着箭头方向迁移到南部A处,南部对其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