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庐山及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
题目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山东省期中题
    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庐山及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A、B、C三地中的_________非常相似。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我国东部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说出B处
    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到达B山顶时,发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请你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撰写《考察报告》时,甲、乙两位同学对“图中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这一现象的解释持不同的
    观点。甲同学认为:属于海陆间水循环;而乙同学则认为:属于内陆小循环。你赞成谁的观点?并帮
    助描述“该类水循环的重要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C
(3)从地质构造上看B处为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4)气压降低所致。
(5)赞同甲同学的意见(或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
    生。
核心考点
试题【    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庐山及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主要考察你对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08年5月21日的汶川地震研究表明:是_______板块向________板块俯冲,造成板块内部岩层突然断裂形成的。 [     ]
A、太平洋、亚欧          
B、亚欧、太平洋
C、印度洋、亚欧           
D、亚欧、印度洋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板块的生长边界形成 [     ]
A、海沟
B、岛弧链
C、褶皱山脉
D、裂谷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板块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甲图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     ]
A、a
B、b
C、c
D、d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板块名称:B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A、B两大板块间的边界属_________边界;C、D两大板块间的边界属_________边界。
(3)E处的高大山脉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4)东非大裂谷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5)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碰撞形成的。
(6)红海是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板块_________(碰撞或张裂)形成的。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
A、全球地壳共划分为六大板块
B、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
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深海沟
D、板块内部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