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 若黄赤交角稍变小,与目前情形相比,上海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A.夏至日变小,冬至日变大B.夏至日变大,冬至日变小C.夏至日和冬至日均变小D.夏至日和冬至日均...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若黄赤交角稍变小,与目前情形相比,上海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
A.夏至日变小,冬至日变大B.夏至日变大,冬至日变小
C.夏至日和冬至日均变小D.夏至日和冬至日均变大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因为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和公转的黄道平面不是同一平面,产生了黄赤交角。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出,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移动到北回归线,最南可以移动到南回归线线。上海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2倍的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变小,则上海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夏至日变小,冬至日变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核心考点
试题【若黄赤交角稍变小,与目前情形相比,上海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A.夏至日变小,冬至日变大B.夏至日变大,冬至日变小C.夏至日和冬至日均变小D.夏至日和冬至日均】;主要考察你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图(图中虚线分别代表回归线和极圈、标注数码的四条线为晨昏线),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能反映郑州地区为冬至日的线可能是
A.①和②线B.②和③线C.③和④线D.①和③线
小题2:假如太阳光是从右侧射向地球,则
A.从9月23日到12月22目,图中的晨昏线由②运动到③
B.②为3月21日的晨线
C.晨昏线由①运动到②时,黄赤交角由23°26′减小到0
D.晨昏线由②运动到④时,南极圈内极昼范围由大变小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丁B.甲、乙、丙
C.丙、丁D.没有纬度相同的地点
小题2: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A.6时B.15时 C.18时D.21时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甲、乙、丙中,甲图中弧线a是北半球某纬线中白昼的全部,T、Q两点的经度差是165°,弧线b是赤道的一部分,F位于图中赤道中点处,经度为82.5°E;乙、丙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太阳在天空中运动轨迹。据此完成1~2题。

小题1:图甲所示,该日T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15:10B.14:10C.15:30D.14:30
小题2:①②③④最能正确表示Q地点该日所见太阳在天空中运动轨迹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中,甲、乙两点位于晨昏线上,太阳直射点在西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丙点的地方时最有可能是
A.3时B.9时C.15时D.21时
小题2:图8所示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A.1月      B.3月C.5月       D.10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0分)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___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___________线。乙图此时A地的人发现天已经亮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_____________作用。
(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009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电。这种材料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