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 某地的正午日影有时朝北、有时朝南。该地位于A.北极圈以北B.北回归线以北C.南回归线以南D.南北回归线之间...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某地的正午日影有时朝北、有时朝南。该地位于
A.北极圈以北B.北回归线以北
C.南回归线以南D.南北回归线之间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某地的正午日影有时朝北、有时朝南。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正确答案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核心考点
试题【某地的正午日影有时朝北、有时朝南。该地位于A.北极圈以北B.北回归线以北C.南回归线以南D.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考察你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下图回答问题。(11分)
 
1.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是                ,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具有                 和近圆性特征。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即地球处于甲
图中      位置时,速度较        
2.当地球公转从甲图④运行到①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3.甲图中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③时,全球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4.乙图中的“某地”位于(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5.当乙图中某地昼长由b到c变化期间,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为昼弧,=,α等于20°,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A.21时40分
B.22时20分
C.10时
D.9时40分
小题2:此时,过地心与M相对应的点的昼长为
A.9小时20分B.10小时40分
C.13小时20分 D.14小时40分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题。
小题1: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
A.北太平洋B.南太平洋C.北印度洋D.南印度洋
小题2:日至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
A.正北B.东北C.正南D.西南
小题3: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B.9时C.12时D. 14时
小题2:该日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     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     月7日。(2分)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2分)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     。如果该日恰逢农历十五,上海地区(121°E)人们还需要等待     分钟才能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最高的位置。(2分)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     ,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    。(2分)
(5)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南半球信风带向什么方向移动?该移动直接造成有的地方降水丰富,有的地方干旱少雨,分别举例说明原因。(6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