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球 > Q(45°N,130°E)地的观测者,于3月21日10时(地方时)看到太阳刚好被山顶p遮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在Q地观测到现象可信的是A.冬小麦长势良好...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Q(45°N,130°E)地的观测者,于3月21日10时(地方时)看到太阳刚好被山顶p遮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Q地观测到现象可信的是
A.冬小麦长势良好B.附近河流处于汛期
C.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D.水热条件极佳
小题2:若观测者从Q地沿图上虚线步行至P,那么观测者步行的距离约为
A.0.5千米B.0.6千米
C.0.7千米D.0.8千米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

小题1:Q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如果播种小麦,应该生产春小麦;春季,积雪融水补给河流,东北地区的河流产生春汛;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地方时为10:00时,山顶正好挡住Q地的太阳,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10:00太阳高度大约为30°。根据PQ两地的相对高度位于(340-390)米,则Q到P的距离大约为0.7千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核心考点
试题【Q(45°N,130°E)地的观测者,于3月21日10时(地方时)看到太阳刚好被山顶p遮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在Q地观测到现象可信的是A.冬小麦长势良好】;主要考察你对地球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及地下水等水位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④地中,②地农作物长势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低,热量充足B.地势较高,光照充足
C.土层较厚,土壤肥沃D.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
小题2:下列四地中地下水埋藏最浅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为了获取更多的地下水资源,当地人们在打井时,先向下打竖井,再改为横向打水平井,水平井的走向应该是
A.平行于等高线B.垂直于等高线
C.平行于地下水等水位线D.垂直于地下水等水位线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分为三大自然区,地理学家把东部的四个地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合并为一个自然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东部四个地区合并为一个自然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都完全属于太平洋流域B.地形都为平原
C.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D.都强烈地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小题2:有关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风是大地的唯一“雕刻大师”
B.青藏高原区冰川是大地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C.西北干旱区水是景观的唯一“构建者”
D.秦岭是三大自然区的重要分界线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37分)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是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布说明其成因。(7分)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9分)
(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3分)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B.55 mC.60 mD.65 m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为
A.15米B.40米C.65米D.90米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中A市某房地产开发商在B处开发了酒店公寓式海景房,开盘前开发商作了如下宣传:全部精装修海景楼盘,依山傍海,常夏无冬,每日可沐阳光浴海水、四季观海上日出日落,距离市区约60千米,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业主认为开发商的宣传有不实之处,你认为以下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有:
①依山傍海②常夏无冬③每日可沐阳光④四季观海上日出日落⑤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旱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雨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B.该岛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地表水极其丰富
C.该岛交通便利,有众多优良港口,适合利用国外铁矿石,发展钢铁工业
D.该岛南部海域岛屿多为珊瑚岛,岛上淡水缺乏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