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规则、道德、纪律、法律 > 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研究所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专题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表1:未成年人犯罪人群中...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研究所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专题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
表1:未成年人犯罪人群中存在不良行为类型及所占比例
不良行为类型
酗酒
吸烟
逃学逃课
与不良青少年交往
夜不归宿
光顾网吧
打架斗殴
比例(%)
87.8
 86.7
 83.7
 81.2
80.6
 79.7
 76.5
表2:未成年人主要犯罪类型及所占比例
犯罪类型
抢劫罪
敲诈勒索罪
盗窃罪
其他犯罪
 比例(%)
54.4
 23.8
10.5
 11.3
(1)简要分析表1和表2之间的联系。(2分)
(2)谈谈青少年如何拒绝不良诱惑和不良行为?(3分)
(3) 我国司法机关为什么要严厉打击犯罪分子?(4分)
答案
(1)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纠正,就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①客观地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性,理智地拒绝不良诱惑。②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培养自己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③学会控制自己的***和冲动;④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
(3)①惩处犯罪分子,一方面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卫国家的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②另一方面是为了遏制、教育犯罪分子。③对某些有不良动机的人也是一种震慑。
解析

试题分析:(1)阅读题干可知:表1例举的是“未成年人犯罪人群中存在不良行为类型及所占比例”,表2例举的是“未成年人主要犯罪类型及所占比例”。题干要求简要分析表1和表2之间的联系,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关系,分析到这一步,答案基本就出来了,只需要落实到文字上即可。
(2)青少年拒绝不良诱惑和不良行为主要是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远离不良诱惑,不实施不良行为,答题时要注意多角度的说明。
(3)我国司法机关严厉打击犯罪分子是为了遏制、教育犯罪分子,震慑有不良动机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国家安全。因此,在答题时要从对犯罪分子和其他人的不同作用分别叙述。
核心考点
试题【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研究所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专题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如下:表1:未成年人犯罪人群中】;主要考察你对规则、道德、纪律、法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会议上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
2012年,在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及举报网站、举报电话等渠道,检举、控告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工作。
(1)材料中,“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4分)
(2)材料中,“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及举报网站、举报电话等渠道,检举、控告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体现公民行使哪一项政治权利?(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0月1日,我国旅游法正式实施。下列对宪法与旅游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旅游法是宪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可以代替旅游法
C.宪法与旅游法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D.宪法与旅游法地位相同,都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网络谣言不仅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更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根据这种情况,全国多地公安机关查处一批典型案例,逮捕和拘留一些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1)国家对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坚决打击,这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基本要求?(2分)
(2)针对公安部门的做法,有的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言论自由是公民的政治自由,在网络上,公民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个观点对吗?请阐述理由。(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通常被称为“母法”的是 
A.宪法
B.行政法规
C.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D.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7月25日,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经依法指定管辖,由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被告人薄熙来因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任何公民个人或组织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违法必究,违反法律必将受到刑事处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