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写作 > 专题与综合实践。(4分)本学期,“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活动在我校有序、高效地开展。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班级也相继组织了一...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专题与综合实践。(4分)
本学期,“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活动在我校有序、高效地开展。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班级也相继组织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乐在其中:
小题1:走近书法 二(1)的教室里张贴了几幅书法作品,写的都是同一个汉字,
你认识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小题2:各抒己见 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陆一直坚持使用简化字,而台湾的课本、电视剧上的字幕都使用了繁体字。近几年来的两会上,有许多政协委员提案恢复使用繁体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案

小题1:龙 (1分)
小题1:(3分) 不同意。原因①简体字好学易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流,汉字难写难认的状况初步得到了解决。②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简化汉字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接受,成为当代中国的正统文字,并成为新中国的符号。
同意:①简化汉字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②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打字,繁体字不再难学难写,传播也比较方便。③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④有利于两岸统一(观点1分,理由2分,任答一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专题与综合实践。(4分)本学期,“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活动在我校有序、高效地开展。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班级也相继组织了一】;主要考察你对写作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专题与综合实践:(8分)
小题1:班级组织字谜游戏,你的任务是仿照教材中“甜咸苦辣各味皆备”(谜底:口)的方式,从“木 ”“心”“人”中选一个字为谜底,用“××××××都有”的句式,设计一个谜面。(2分)
谜底:______________ 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汉字的认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初二年级开展了“汉字魅力”的专题研讨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①资料组同学提供的材料显示了汉字的巨大作用,主持人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材料一:文化大师任继愈认为,汉字在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凝聚方面,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统一方面,功莫大焉。他呼吁“全民族都应推动汉字、汉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材料二:俄罗斯经济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波波夫在谈到中国文明的三个“独一无二”时指出,中国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大量古籍记录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记录历史事件之详尽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罕见的,这要归功于汉字。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讨中,同学们就“汉字的生命力”这一话题进行了辩论。正方观点为:“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迄今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汉字已经过时了。”同学们选举你做反方代表,请你运用下面的材料反驳这一观点。(80—100字)(4分)
材料: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2009年10月对外发布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该报告指出:2008年度产生新词语359条。汶川地震催生了“敬礼娃娃、可乐男孩”等新词17条,与奥运有关的新词有“水立方、鸟巢”等25条,“迷你熊市、金融救市”等词语显示出金融危机给股市带来的变化。这些由汉字组合而产生的年度新词语记录了2008年中国人走过的脚印,也展现了这一年的生活画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6月15日,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6月28日,省政府召开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部署会。各市、州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积极推进,广大教师踊跃参与,取得了初步成效。
材料二:“比教学访万家”的活动目标: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职业规范;它是帮助教师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学促教的新型教育模式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教师要认真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走访中要肯定学生成绩,鼓励学生成长,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切忌告状式家访。
①【我会说】星期天,班主任将带领班上的老师到你家里走访,星期六,你将如何把这一情况告诉你的父母。(3分)
②【我会写】随州市实验中学九⑵班为了宣传“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主板了一期黑板报。其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课内比教学 促师生共同成长
课外访万家 让家校相互沟通
请仿照以上对联,结合“比教学、访万家”两方面内容,再写一幅对联。(2分)
③【我会建议】加入班主任到你家家访时,因你平时在校上课时有爱睡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等一些不好的表现,老师把这些情况向家长作了说明,家长一气之下,把你打了一顿。针对这件事,你该如何向你的班主任建议?(3分)
我对班主任说:                                           
④【我会思考】在“课内比教学”活动过程中,语文老师在讲《在说话的汉字》时举了以下几个例子,请你接着完成后面两个对话。(2分)
熊对能说:穷成这样了,四个熊掌全卖了。
巾对币说:戴上博士帽就身价百倍了。
令对今说:今天多一点努力,明天就能发号施令。
日对曰说:                 
巴对爸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第8小题,共6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但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的自然已经不是那么纯净,人与自然相处已经不那么和谐。为此,九年级某班准备举办以“自然.环保.节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拥抱自然】小芳以“桃花朵朵开”为拍摄主题,把家乡的桃花林的美景拍了下来——桃花娇艳,如诗如画,蜂蝶欢舞,游人惊叹。请你也确定一个主题,并把要拍摄的美景写一段文字描述下来,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拥抱自然】为净化自然,节约能源,应对气候变化,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下面是小明搜到“地球一小时”的宣传图片,结合图片内容,简要说说它的含义(2分)                                                                   

 
(3)【广告设计】为配合这次主题活动,增强同学们的环保节能意识, 请你用对偶句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阶梯,是科学把人类一个又一个征服自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古老的算盘到电子计算机,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嫦娥二号”再访月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科技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走进科技的海洋,泛舟科海,探索科技的奥秘吧!
小题1:活动:撰写科技标语 市科技馆决定在你校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请你为这项活动拟写一幅标语。(4分)
小题2:活动:解读科普专栏 班级创办了一份科普报纸《科普园地》,有以下几个栏目:科技在线、科技博览、科普画廊、科技故事、科技前沿、科苑集萃。请你仿照示例,从上述所给出的栏目中任选一个,用一两句话来解读该栏目的内容和特色。(4分)
示例:科技在线——前沿科技成果,在线科技链接             
科技博览——广博天下科技知识,众览世界科技成果
小题3:活动:展示科技发明 你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发明了一种双面牙刷,该产品的最大优点是在刷牙的时候能够同时洗刷牙齿的内外两面,并且不伤牙龈。为了把这项成果推销给经销商,小组决定由你去作宣传,你该如何完成任务?试写一段向推销商说的话。要求:①达到推销的目的;②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7分)
洋浦千年古盐田是洋浦开发区乃至全国唯一一个具有观赏及考古价值的旅游景点。千年古盐田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日晒制盐点,也是我国最后一个保留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走进盐田,那一垄垄盐田,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盐槽,那盐工们挑卤水、收盐巴及耕作时褐铜色的背影和那些不知走了多少代人的弯弯曲曲的小道,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自然,那样的古朴。在盐田你会感受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独特的景观和制盐工艺使人仿佛回归自然,无数千余年磨砺的盐槽、祖辈们留下的盐田和晒盐方式,演绎出东坡盐槽、千年龟石、白玉盘、古盐铺、仙人脚等神奇传说。
小题1: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洋浦,热爱洋浦,你计划开展一项什么样的活动?并写出主要活动过程(环节)。
活动名称(2分):                                                    
活动步骤(两个即可)(2分):                                           
小题2:请你用几句话宣传推介洋浦千年古盐田,让它走出海南,名扬天下。(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