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本报杭州1月12日专电(记者万润龙) ①没有“立正”、“稍息”的口令,只有抑扬顿挫的音律。②杭州采荷中学创造的“音控广播操”使中学生课间...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本报杭州1月12日专电(记者万润龙) ①没有“立正”、“稍息”的口令,只有抑扬顿挫的音律。②杭州采荷中学创造的“音控广播操”使中学生课间操别开生面。③这种被认为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的新形式,已在杭州一半以上中学推广。④昨天,记者亲身体验了这一使中学生感到欢欣鼓舞的“音控广播操”。上午9时40分,下课铃响了,广播喇叭中随即响起钢琴协奏曲《黄河》。在这乐曲声中,学生全都走出教室。3分钟后,《黄河》乐曲骤停,《骑兵进行曲》响起。已经排列整齐的学生队伍随着乐曲的节奏,起步,慢跑,三个年级六支长队,分六路进入操场。那情景,宛若大型团体操的入场式。仅一分钟,学生们已经全部进入操场,《骑兵进行曲》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广播操音乐响起,学生们按照节拍整齐做操。  
  操毕,广播中传来了钢琴独奏曲《秋日的私语》。乐曲声中,孩子们全部下蹲,解下缚在双腿上的“健力腕”沙袋,转而绑在双手的手腕上。轻松欢快的迪斯科舞曲《浪漫电波》响起,全校学生随即做起了健力腕操。在最后一个动作结束时,《骑兵进行曲》再次响起,学生们踏着乐曲,慢跑出操场。  
  记者看表,9时53分。13分钟时间内,没有听到一句口令,没有听到一声哨子。13分钟内,有的是音乐的转换和学生们整齐优美的操姿。下课铃响后的老师拖课,学生下课后的喧哗,体育教师集队时的呵斥,一概全无。身临其境,果然不亚于经历一次艺术享受。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  )体  (  )然  手(  )  (  )斥  
(2)上文内共使用成语[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3)这则消息的导语是 [     ]
 A.①句   B.①②句   C.①②③句   D.①②③④句
(4)填空。   
 ①在13分钟内,共播出________种乐曲,其中学生体操的乐曲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播放《黄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播放《骑兵进行曲》的作用是________。    
 ③播放时间最短的乐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不超8个字)  
(5)简答。   
 ①作者说,音控广播操解决了教师拖课、集队的呵斥和喧哗。除此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为这则消息拟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zài jiá wàn hē  
(2)B   
(3)C   
(4)①5 广播操音乐 《浪漫电波》 
    ②让学生走出教室,分班分年级列队,进场、退场 
    ③《秋日的私语》 换沙袋动作要迅速  
(5)①取消生硬的口令,代之以乐曲,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净化校园环境。
      音乐能陶冶学生的艺术素养,如钢琴协奏曲《黄河》能增进爱国情操。
            乐曲使人轻松,每天有个好心情,激发学习兴趣。
         ②“将‘立正’、‘稍息’请出操场”或“杭州半数中学推广音控广播操”。
(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本报杭州1月12日专电(记者万润龙) ①没有“立正”、“稍息”的口令,只有抑扬顿挫的音律。②杭州采荷中学创造的“音控广播操”使中学生课间】;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画线部分被称为___________,它交待了___________、发电地点和___________等三个要点。其作用是:表明材料___________,报道及时。
2.用“‖”将文章分为两层,并说明理由。
3.比较下边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明理由。
 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三路军的进军情况,分别用“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试比较其中“渡至”、“占领”、“控制”三个词语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划线的“南京”一词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6.文中两次提到“至发电时止”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找出文中议论的语句写在下面,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提到国民党官兵“很泄气”,其表现有二种,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所提到的“预定计划”包括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奥运圣火成功点燃 火炬传递拉开序幕

  (雏鹰社7月27日电)3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成功点燃。采集火种、点燃火炬、传递橄榄枝、放飞白鸽等仪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3月31日,胡锦涛主席在北京点燃圣火。北京奥运圣火世界传递之旅由此起步,奥运火炬将传遍五大洲,途经国内外一百多个城市。所到之处,爱好和平的人们,用他们的热情和友谊为火炬助跑。
  奥运圣火传向北京之时,中国人莫不欢欣鼓舞,对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充满期望,激发人们为北京奥运会作贡献的积极性。昨日,中国人被污蔑为“东亚病夫”;今日,中国以世界体育强国的身份立于世界之林,中国因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成为世界的焦点中心。这是多么值得海内外的中国人骄傲的事,火炬传递给了人们抒发这种情感的机会。
  5月8日9时,火炬传递到达珠峰。19名登上珠峰的队员展开五星红旗、奥运五环旗和北京奥运会会徽旗,异口同声地向世界呼唤“北京欢迎你”。
  5月25日、5月27日,港城8位火炬手手举祥云火炬,奔跑在南通、南京两座沸腾的城市里。红色的火焰所到之处,点燃了一片欢腾。
  7月27日,象征着“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圣火火炬传递到素有牡丹花城美誉的十三朝古都--洛阳,顿时万人倾城而出,迎接这美好的时刻。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你以《洛阳晚报》小记者的身份前往洛阳,现场采访奥运火炬接力洛阳站第98棒火炬手--洛阳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二学生李丹阳,你应该问她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意义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链接:
  成都商报讯 4月13日,又一套“竹编福娃”在四川省青神县中国竹艺城制作完成。该作品将捐赠给北京奥组委,以表达竹艺城员工对即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的祝福。每一幅竹编作品要使用2000多根薄如蚕丝的竹丝。
  请为这则新闻拟一标题,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④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1.《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标题都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________。
2.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价值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找出文中的导语部分,并说说它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属于插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②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③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此种情况”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共三句话。从表达方式看,第①句是__________,第②③句是__________;②③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③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⑤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⑦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⑧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该消息的导语是“(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这一判断对吗?如不对,请修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第句“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是这则新闻的结语,你认为对吗?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号后的15句话,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一⑧/⑨一  
B.①②一⑦/⑧一
C.①/②一⑤/⑥一
D.①/②一⑨/⑩一
5.“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