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l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隶次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这里所选几段文字,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文中表现阿曼达父子心心相连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对父子二人的描写,说一说他们各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的提示,想像地震刚刚发生、教室刚刚塌陷时阿曼达的处境,写一写他的所见、所想和所做。篇幅不超过一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2.画线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渲染时间延续过程又长又慢,突出强调父亲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停地行动,顽强地救出儿子。 深刻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挚爱之情。(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能答出一个方面即可,不必求全。)
3.这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4.父亲信守承诺、挚爱儿子、不怕艰险的表现都了不起;阿曼达信任和热爱父亲、临危不惧、先人后己的表现也都了不起。
5.“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矾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孩子和书
  ①这小镇只有一家书店。这书店只有她一个卖书的。
  ②她卖了多少书?怎样忙过来的?没有人说得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已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依然如秋日潭水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走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
  ③一天,小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人。
  ④“您要买书?”“不,看看,先看看……”年轻人礼貌地说,“请您取一下那本书。”他指向那本装帧精荚、雅致的诗集--《孩子和书》。
  ⑤“您看过这本书吗?”他抚摸着手中的诗集问。
  ⑥她赧然了:“没有……”真的,她卖过的书很多,但读过的书太少。实在是因为太忙了。她常常只能翻一翻新进的书:看看封面、内容提要、插图、定价。这是为了向客人介绍、推荐。让顾客买了不合适的书,她觉得对不起人家,尤其是那些农家孩子。她深知,那些孩子手中的一把把硬币是从妈妈的盐钱里一点一点抠来的。
  ⑦“您,认识我吗?”年轻人突然问道。
  ⑧她愣住了,仔细地观察他,希望能记起来。可是,回忆里只是一片空白。他笑了。“您真好,”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包里取出一本书,递到她面前,“这是我送给您的。”她茫然,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为什么送我书?
  ⑨见她不接,他就把那书放在柜面上,凝视着她,“您还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偷书的孩子吗?”他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 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他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
  ⑩年轻人的话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十五六年前,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她店里许多捆书被贴上了封条,放在了角落里。有一天,她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走过去,啊!一个孩子,蓬头垢面,一脸汗珠,正从一捆书里掏出一本匆匆往怀里塞。她咳嗽了一声。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强的眼睛……她没有训他,送了那本书给他,好像是《牛虻》。孩子被感动了,哭着告诉说,父母都死了,他无依无靠,可是爱读书……她听了,爱怜地为他擦去汗珠,又挑了几本书送给他,还给了他一点钱和食物…………为了这件事,她后来也吃了点苦头……十几年过去了,她已渐渐淡忘。难道眼前的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当她回过神来,那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柜面上只有他留下的那本书。她惊讶地发现,那是同样的一本诗集:《孩子和书》。
  扉页上,有几行秀气的字:
阿姨:
  这本书赠给您--我写的--一个关于您、我、书的故事。我,是一个诗人了。但,没有您,就只是一个偷书的孩子。也许您早已忘记我了,那正是您的崇高。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
                                ×年×月×日
  天哪,他是诗人!这诗人___________就是当年的孩子!
  “我要买书。”稚嫩的声音从柜面下传来,惊醒了她。她探出身子,看到一只胖胖的小手攥着硬币,另一只手指着一本小人书。“噢,又一个孩子。”她急忙招呼这位小客人,心想,兴许这个孩子将来也会成为诗人的,至少能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门外传来一阵孩子的喧闹--放学了,她又要忙起来了,可是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第段的横线。[     ]
A、俨然  B、依然  C、竟然  D.当然
2、第②段中说,“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
①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第⑨段画线内容改为“他偷了您的书,您不仅没有骂他,还给了他点心和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第⑩段中“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十五年后,年轻人重返书店。请就他这一感恩之举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老师的泪
  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飘来飘去,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
  “齐玉。”杨老师叫我。
  我发怔。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我说。同学们爆发出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周记。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赌博,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我只有恨,恨我爸。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看到这情景,顷刻间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
  “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妈妈,我还没报答您呀!”老师却含笑地笑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
  (b)杨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
  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个男子汉,对吗?”
  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男子汉不这样,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她眼中突然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
  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我永远也忘不了。
1.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3自然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__________的外表和__________的心灵。
3.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感。请你简要回答,横线(a)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此时怎样的心理?横线(b)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最后一段“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一句中,“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指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讲述了两代教师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____的赞歌。〔填一个字〕
6. 文中杨老师对“我”说“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简要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作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冰川期中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②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③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④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⑤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⑥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
  ⑦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⑧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⑨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的生物。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⑩我们把我们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的课堂。这就给那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会有人清清嗓子,说道:“凯蒂旺普斯。”
  如果要我给我们的学校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一定会提出怀特森先生。我没做出过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一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他错了的勇气。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候是很有趣的。
  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觉察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他惊骇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小学老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全错了。
1.“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的表面原因和实质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对于这个编造出来的故事,“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怀特森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历史老师上课时,有人说“凯蒂旺普斯”这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对待怀特森老师的态度变化上看,本文采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本文介绍怀特森老师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石枕》,回答文后问题。
  小映九岁那年,在河边的乱石滩上跌伤了腿。
  幸好小映的爷爷就是有名的游方郎中,她的腿伤才即使得到了治疗。无奈伤势不轻,拔筋接骨之后,只愈了外伤,关节、肌肉依旧疼痛难忍,即使扶了双拐,也难以行走,不得不卧床度日
  一天,小映看见爷爷在床前叹息、落泪,便问:“爷爷,你怎么哭了?”
  “你的腿已经废了。”
  小映听罢,哇地一声哭了。当即跪在床上说:“爷爷,你是医生,你救救我吧。我不能没有走路的腿呀!”
  爷爷思忖良久,说:“要根治腿伤,除非你能在三年之内找到碰伤你腿的那块条石。找到之后,把条石凿磨成石枕,用醒脑镇痛。散血化淤,舒筋活络。如此,腿伤可不治而愈。倘若在这三年内你找不回那块条石,你爷爷就无能为力了。”
  小映满怀信心地说:“碰伤我腿的是一块黑色的条石,我认得它。我一定能找到它!”
  自此,小映无论是风雨寒暑,每天提大早就拄着拐杖,连走带爬地去到河滩,寻找那块条石。
  一年过去了,小映没能找到那块条石。
  两年过去了,小映还是没有找到那块条石。
  爷爷说:“河滩上的石头不会总留在原处。水涨水落会被冲往下游的。你到下游去找吧。”
  于是小映到下游的河滩上找,然而总是找不到那块条石。
  三年后的最后一天,小映绝望地对爷爷说:“那块条石,我没有找到。”
  爷爷说:“实在找不到,就不要找了。”
  “为什么?”
  “你的腿不是已经能走了么?还要那块条石干吗?”
  “可我怎么也想不通:”那么大的一块条石,怎么会被水冲得不见了呢?”
  “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了河心深处,你在河滩上怎么能找到?”
1.第二段的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枕”在文中的象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年里,小映风雨无阻,拄着双拐连走带爬地寻找条石,反映了她怎么样的精神品质?他为什么能有这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处爷爷说“三年前我就把它扔到了河心的深处,你在河滩上怎么能找到?”假如你是小映,你心里会怎么想?用50字左右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木 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乐器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之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取一名,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a.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丝绒套里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
  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曲》。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暴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我今天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说:“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说:“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回答:“没有忘记。”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的放进丝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到南京大屠***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无声渲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有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在为记忆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来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出色的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
  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做沉吟,才庄重虔敬地说:“b.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住木笛。
1.给划线字注音。
(1)默(   ) (2)(   )
2.结合语境,将文中画线处空缺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a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b处画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中两次写到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你是“孩子方阵”中的一员,在当时的情境中,会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