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理解、分析。势利小人[加拿大]  莫利·卡拉汉  大学生约翰?哈考特在百货商店的售书柜台前不料瞥见了父亲。柜台前熙熙攘攘的。当初他没看准,不肯定是父亲,但是...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理解、分析。势利小人
[加拿大]  莫利·卡拉汉
  大学生约翰?哈考特在百货商店的售书柜台前不料瞥见了父亲。柜台前熙熙攘攘的。当初他没看准,不肯定是父亲,但是那个老人脖子的肤色,那顶褪了色的呢帽,使他注意起来。这对哈考特正在给他心爱的姑娘选一本书,他已和她谈了整整一个下午,他又热切又胆怯,但他仍然看不出她是否真心愿意和他在一起。她长得白净美丽,又很健康,她的容貌给人感觉很稳重。她时而从宽边的草帽沿下抬头看他,时而对他说的话嫣然一笑。他们总是这样清淡地交谈,彼此从不表露热烈的感情。哈考特准备买那本书,他正用一种满不在乎的姿势伸手从衣兜里掏钱,并尽量装出一副慷慨大方的样子。突然,柜台的另一端,那个戴褪色呢帽的老人已转过半面身子了,哈考特马上意识到,他父亲离他只有几步之遥了。
  年轻人悠闲的谈话渐渐变成耳语了,好像是怕被人认出来。他心神不安起来,似乎梦寐以求的东西即将毁灭。他父亲站在柜台的另一端,若有所思地翻着手中的一本书。他从旧皮眼镜盒中取出眼镜,戴上眼镜后看起书来。他的外衣敞着怀,坎肩也没扣扣。他灰白的头发很长。他的打扮很像个苦力工,再不就像个木匠。哈考特的心顿时燃起怒火,他真想大喊:“你为什么穿得像一辈子都不曾有过一套好衣服似的呢?你从来不在乎外界对你的看法。我跟你说过不下一百遍了,出门要换上像样的衣服,妈也跟你这么说,可你总是不以为然,现在可好,格雷丝就要和你见面了。”
  哈考特一动不动地低头站在那里。预想到难堪的局面即将来临,他低着头小声说:“格雷丝,咱们到什么地方喝一杯去吧。”
  “等一会儿,亲爱的。”她说。
  “现在就走吧。”
  “再等一会儿,亲爱的。”她漫不经心地说:
  “这儿闷得慌,走吧。”
  “急什么呀?”
  “这个柜台全是旧书,没什么好买的。”
  “说不定能碰上什么好书呢!”说完她爽朗地对他笑了笑,没有看出他那不安的神情。无奈,哈考特只好在她身后等着,他感到和父亲之间的距离在渐渐缩短,他偷偷地往那边漂了一眼,他父亲还在看书,看上去脸膛红润、神情快活,好像沉浸在书的内容里,没有马上要离开的意思。
  不一会儿,他又偷偷地抬起头,一看离父亲已经只有几英尺远了。恰好这时他父亲也抬起头来,约翰急忙转过头去看过道的远处,但他的目光已经迷惘。当他父亲安详的蓝眼睛越过镜哭上方向外凝视的一刹那,他们的目光可能相遇了,但他们谁都不敢肯定。在约翰慌忙扭头跟格雷丝说话时,他意识到父亲肯定看见了他,因为父亲的眼神告诉了他这一点。约翰窘态百出,无可奈何地等待着。
  正在这时,他父亲转身走了,昂首挺胸地走了,一次也没有回过头来。他知道,父亲会边走边沉思这些情景的。
1.第一段中哈考特“又热切又胆怯”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画线句表现了哈考特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花较多笔墨刻画哈考特父亲的外貌,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意选择一处描写哈考特心理的语句,在文中画出,并加以赏析、评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写父亲“昂首挺胸地走了”,请你结合上文,分折父亲此时的心理,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看不出他心爱的姑娘是否真心愿意和他在一起。
2.掩饰贫穷,故作慷慨大方。  
3.通过哈考特的观察,突出其心神不安和感到愤怒的心理。  
4.示例:第二段中,哈考特的心顿时燃起怒火,他真想大喊:“……”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出了哈考特内心怒火产生的缘由,从而写出了他的势利自私心态。  
5.父亲了解儿子此时窘迫难堪的心态,但对儿子此时的表现充满了鄙视。反映了父亲自尊自爱的性格特征。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理解、分析。势利小人[加拿大]  莫利·卡拉汉  大学生约翰?哈考特在百货商店的售书柜台前不料瞥见了父亲。柜台前熙熙攘攘的。当初他没看准,不肯定是父亲,但是】;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著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人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的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选段重点刻画了哪些人物?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对于勒叔叔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为什么要重复三次称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我”给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可见“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当时你也在现场,当看到这一幕时,你该怎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总有一刻,不同寻常
马 德
  (1)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不走。
  (2)这是一个六七岁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他望着各色的冰激凌从铁机器里出来,又装在花花绿绿的尖筒里,好奇而又神往,他不禁舔了舔嘴唇,说:“妈妈,我要那个!”他是顺手指了一下那充满诱惑的冰激凌。
  (3)“不,咱们不吃这个,咱们走!”旁边那个推着自行车的女人,可能是孩子的妈妈。他一边说一边拽住孩子的手就要走。
  (4)、“不,我不走,我要!”孩子反扯着妈妈的手,僵持着。
  (5)“那个东西凉,吃了肚子疼。”
  (6)“不,妈妈,我不怕凉,我不怕疼!”
  (7)“那也得等你爸爸回来再买。”
  (8)“不,爸爸到老远老远的地方挣钱去了,我就现在要!”
  (9)这个超市位于小城的繁华地带,穿梭出入超市的有好多人,有人好奇地往母子这里瞅上一眼,有人连一瞅也不瞅,就径直走开了。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也独自安祥地做着他的生意,并不朝母子这里瞅上一眼。
  (10)“妈,我就是想尝尝,那个东西是什么味儿。”
  (11)“是……你管它是什么味儿!”母亲见孩子仍然扭着不走,有些急了,“啪”一巴掌在孩子的屁股上。孩子“哇”地一声哭了,猛烈地抽泣着,样子委屈极了。
  (12)好多双眼睛一下子聚拢了过来,带着惊愕、疑惑、责怪、怜悯、叹息,或者其他别样的神色,这仿佛又是一场热闹,这些人聚拢着,不肯离去。
  (13)这时,一位衣着光鲜的妇人,走到卖冰激凌的面前要了两支冰激凌。她把其中一支给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快步走到哭泣的孩子面前,蹲了下来,把剩在手中的那支冰激凌递给了他。
  (14)“给,亮亮,别哭了,妈妈不愿给你买,阿姨给你买。”她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接着说:“几个月不见,亮亮又长高了!”说完后,她站起来,朝孩子的妈妈微微点了点头,笑了笑,便领着她的儿子走开了。
  (15)孩子不哭了,手里举着那支冰激凌愣在那里。一样愣在那里的,还有孩子的妈妈。
  (16)走出人群后,那位妇人的儿子也有些不解,他扯住妈妈的衣襟问:“妈妈,你认识亮亮?”妇人说:“不,孩子,妈妈也不认识他。”
  (17)“你怎么知道他叫亮亮?为什么要买冰激凌给他?”孩子依旧寻根究底,想要弄个明白。
  (18)妇人笑了,说:“孩子,不要问这么多了,等你长大后,妈妈再告诉你。”
  (19)也许,若干年之后,妇人早已忘了这件事情,而他的儿子也忘记了问母亲答案。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妇人用智慧为那个陌生的孩子付出爱的时候,这个世界早已因为她的这个举动而变得不同寻常。      (选自《中国青年》)
1.本篇小小说主要通过人物的___________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小说第(2)段加粗的“那个”能否换成“冰激凌”?为什么?第(11)段加粗处作者为什么用“拍”不用“打”请分别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9)段和第(12)段中都写到了周围人的反应,这些文字能否册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说说这篇小说结尾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今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但还有许多弱势群体有待关注和帮助。文中这位妇人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阅读】
  我父亲突然好象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1.有同学认为文中的“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句太啰嗦了,对此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边的句子是描写人物肖像的,都写到了人物的脸色和眼睛,请结合原文说说这些描写在表现人物方面有何不同。
(1)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语句中加粗的部分表示的是相近的意思,但具体的含义又很不相同,请回忆有关课文逐一进行分析。
(1)我似乎打了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了(《我的叔叔于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阅读】
  哲尔赛的旅行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l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说两段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母亲”要“我”去把牡蛎的钱付清,“我”为什么付清了之后,还要给他十个铜子的小费?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请你设想当时“父亲”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试用“父亲”的口吻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拓展阅读】提  琴
(美)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人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舅舅说。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你说是吗,玛丽?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亲确实是这样。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这位老人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是的。”我简短地回答道。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琴呢?”她问道,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小说围绕“提琴”重点写了哪几个主要的情节?请分条做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到了父亲和“我”(小玛丽)的两次卖琴,但写法很不相同。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这两次“卖琴”在写法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作者这么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的,请从结构、内容和主旨等方面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文中两处划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复杂心理?    
①“我想那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②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以“提琴”为题,第一段也说“它已成为某种象征”。请结合全文,说说“提琴”在文中具有哪些丰富象征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