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带上三句话上路李小刀  你将要远行,孩子,将有一生的岁月等你去走,我送你三句话带在身边。  快乐是一种美德  要保持快乐,孩子,这是我...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带上三句话上路
李小刀
  你将要远行,孩子,将有一生的岁月等你去走,我送你三句话带在身边。
  快乐是一种美德
  要保持快乐,孩子,这是我们穷人最后的奢侈。不要轻易丢掉快乐的习惯,否则我们将更加一无所有。
  你要快乐,在每一个清晨或傍晚。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在你经过的每一个村庄,你要留下你的笑声作为纪念。这样当多年以后人们再谈起你时,他们会记得当年曾有一个多么快乐的小伙子从这里经过。
  快乐是一种美德。无论你背着多少行李,你也不要把它扔到路边的沟里。即使你的鞋子掉了,脚上磨出了血,你也要紧紧地攥着快乐,不和它离开半天。
  快乐是一种美德,孩子,这是因为快乐能够传染。你要把你的快乐传染给你身边的每个人,无论他是劳累的农夫还是生病的旅人,无论他是赤脚的孩子还是为米发愁的母亲,你都要把快乐传染给他们,让他们像鲜花一样绽开笑脸。
  孩子,在你经过的每个村庄人们都像亲人一样待你,他们给你甘甜的泉水,给你的行囊里塞满干粮,你就给他们快乐吧!记住,快乐是一种美德,它能让你在人们的心中活上好多年。
  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
  在你的旅途上,孩子,会有许多你没有见过的鲜花开在路边。它们守在溪流的旁边,在风中唱歌跳舞。
  不要忽略它们,孩子,我们的眼睛永远不要忽略掉美。你要欣赏它们的身姿和歌声,你要因为它们而感到生活的美好。不管你的旅途多么遥远,不管你的道路如何艰险,你都要和鲜花交谈,哪怕只用你喝点水、洗把脸的时间。
  不要看不见满径的鲜花。但我要告诉你,当你沉浸在花香中的时候,不要忘记赶路,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的时间。
  你只是一个路过的人,孩子,你要去的地方是前方。你的旅途依旧漫长,你的鞋子依然完整,你的双眼依然有神,你属于远方,而不是这里。
  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相信这条路的前头还有千朵万朵花在等你。你要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哪里,在你没到之前,孩子,不要为一朵花停住脚步。
  你去的地方是远方,孩子,你要知道,那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为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
  你会在某一天踩着满地阳光到达。孩子,只要你的身体里流着奔腾的热血,只要你举着火把吓退野兽,你就早晚会抵达那个你想要去的地方。那是远方,那是幸福之乡。就在你打点行装,准备返回的时候,我要对你说,孩子,别忘了为那些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
  你要记得在你的旅途上你喝过别人给你舀来的泉水,你吃过别人给你送上的食物,你听过一位姑娘的歌声,你向一个孩子问过路,你在一间猎人的小屋中度过一个漫漫黑夜。要记住他们,孩子,你要记住这些人的声音、容颜。在你返回的前一天晚上,你要为他们准备好礼物。
  你要把几块丝绸、几块好看的石头细心地包好。你要给姑娘准备好鲜花,你要给老人准备好烟丝,你要想着那些调皮的孩子,他们的礼物最好找也最难找。
  这些就足够足够了。再带上你在路上看过的风景、听过的故事,再带上你的经历和感触,在燃着火的炉边,讲给他们听。
  告诉缺水的人们前头哪里有水,告诉生病的人们哪种草药可以治病,把你这一路的经验告诉他们,把前方哪里有弯路告诉他们。
  这些是最好的礼物。
  不要忘了给帮过自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孩子,只有这样你的这次远行才算没有白走。
1.“不为一朵花停留太久”中的“花”可以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一组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那是远方,那是幸福之乡”中的“远方”和“幸福之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沿途中的各种诱惑。
2.“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你要留下你的笑声作为纪念。”
3.因为自己的目标还在远方。如果为一朵花停留太久,可能会忘了自己远行的目的,也可能会延误了时间。
4.理想的彼岸。目标最终达成的时候。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带上三句话上路李小刀  你将要远行,孩子,将有一生的岁月等你去走,我送你三句话带在身边。  快乐是一种美德  要保持快乐,孩子,这是我】;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母亲的馨香
  ①窗外又下起了小雨夹雪。
  ②我站在窗前望街景,看着雨水、雪水和着泥土,只一会儿的工夫,马路上就变得浑浑浊浊的,车开过来溅起了一大片泥水,一个母亲带着孩子骑自行车正巧路过,好在母亲已将唯一的一件雨衣穿在了孩子的身上。结果,泥水溅了母亲一身。母亲顾不得擦拭身上的泥水,继续前行。唉,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给予我生命、同时也给予我无私母爱的母亲。
  ③母亲是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是位知识女性,也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与大多数母亲一样,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照顾家庭。
  ④母亲对我们三个孩子的感情是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的。母亲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她无私的爱,而且毫无保留。在那非常岁月,正是因为割舍不下对我们的爱,母亲才顶着各种压力,坚强而又乐观地走过来。
  ⑤父亲被下放到县城之后,从没烧过火炕的母亲生不好火,做不熟饭,经常被呛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大人孩子只好吃夹生饭;两间歪歪斜斜的茅草屋时而漏雨、时而漏风,面对如此的困境,母亲从没埋怨什么,只是默默地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过得好一些。“文革”期间,因为父亲的所谓“问题”以及外公的“历史问题”,批判母亲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一向积极努力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也许母亲有过彷徨,也许母亲有过沮丧,但是母亲坚韧刚强的性格使得她有泪往肚子里流。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脚下的路沟沟坎坎,母亲咬咬牙,挺了过来。
  ⑥母亲从不把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来,在人前,她的态度永远都是乐观的。记得那时,只要母亲在,家里便有欢声笑语,歌声不断;只有母亲在,家才有家的感觉、家的温馨。我敢说与母亲只见一面的人,也会记得她那爽朗的笑声。长大以后,我问母亲:“是什么力量支撑你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母亲说:“是你们三个孩子。你们就是我的精神支柱。”是的,面对困境,母亲没有扔下我们不管,而是一如既往地关爱我们。如果没有母亲,真不知道我们会怎样度过那二十年!
  ⑦由于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生活上,母亲对我特殊偏爱。记得考大学的时候,母亲总要在中午赶回家给我做饭,五十多岁的人要往返骑四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而且风雨无阻,不曾间断。考大学的那三天,母亲天天很少休息,晚上怕我睡不好,给我扇扇子、驱蚊子,白天还要坚持上班。那时,我最爱吃西红柿,当时价格很贵,母亲每天要买两三个,我让母亲吃,她却说:“我不爱吃,你吃吧。”凡是好吃的,母亲就说不爱吃,其实她是舍不得吃而已。在穿着上,母亲也从不讲究,一件衣服穿四五年,但她总是把我们打扮得干干净净的,整整齐齐的。说起来很惭愧,考上大学后,我的衣服仍然是妈妈洗,后来姐姐看不过去,姐姐洗。不懂事的我还经常对母亲发脾气,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冲母亲发火,可母亲总是呵护我、迁就我,我还不以为意。有时甚至对母亲表示出来的亲昵还很反感,婚后才知道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⑧如今,我已为人母,六年做母亲的经历磨炼了我,使我深知一个母亲的艰辛与不易,从而真正体会到当年母亲在政治上、精神上受到打击,还能让我们三个孩子享受母爱的滋润,把我们健康地抚养成人,是要以多么大的毅力来承受那巨大的痛苦和压力呀!我想这正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世上最伟大的是母亲,世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从我母亲身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母亲的无私与伟大。我虽然没有资格与母亲相比,但我要像母亲一样,无私地爱我的孩子,少些烦躁,多些耐心,让她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地长大。
  ⑨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仅以这篇短文献给母亲,不擅言词的女儿用文字告诉您:“女儿感谢您的养育之恩!女儿永远爱你!”
1.第②段写了一件事,写出这件事及其在文章的内容上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⑦段,作者回忆往事:
(1)详写的两件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几段的事件描写中,可看出母亲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第⑦段所写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你对母亲的做法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写“我”的感受和做法,所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1.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_________的水,乙文写的是_______的水。
2.甲文中水的特点是________,乙文中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同出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冬日抒情
  ①冬天是透明的。
  ②透过稀疏的树枝可以看到湖上的冰雪,看到远山和村庄,看到像蚂蚁那么小的一串行人。冬天就像它结成的冰那样透明。像X射线可以透视人体的骨骼,冬天可以使人透视宇宙的心脏。
  ③冬天使人清醒。
  ④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个海外游子的故事,他是个音乐家,多年前由于不得已的原因,去了新加坡,后来担任了一个乐队的第一提琴手,并把家属接了去。以后他每年冬天都要独自回国一次,他说就是为了要呼吸一下祖国的冬天的凉气,那使他浑身舒适、头脑清醒的凉气。
  ⑤因此我也想到南国的冬天,去年此时我正在广州,在那满是绿叶覆盖的丛林中,我发现有一种无叶的树,枯树上面开出火红的花,而那花朵是由一串像尖尖的红辣椒似的花瓣组成的。我惊喜地向本地人打听,原来它叫象牙红,只在春节前后才有红花,过了严冬就长满树叶了。过去在诗画中都未见过象牙红,最近出版的诗集《龙胆紫集》,是李锐同志在秦城监狱中用龙胆紫药水写成的,赵朴初同志读后赠作者一首词中,有一联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血凝龙胆紫,花发象牙红。
  ⑥巧妙还不在于对仗工整,如果你能看到那高大的扭曲伸展的枯枝上开出火红花朵(其实不是花朵,可能是果实)的象牙红树的形象,你就更能体会“花发”和“血凝”的对立和联系了。
  ⑦冬天的水仙也是很美的,然而它的性格和象牙红恰好相反,它必须在温室中,必须不多不少的水分和阳光,才能保持冰肌雪骨,像凌波仙子那样亭亭玉立。在很短的生命中,一旦失去照顾便萎谢了。
  ⑧水仙开过,冬天就快要过去了。湖边的冰开始解冻了,老于经验的人却知道湖中心的冰有二尺多厚,一时化不了。可岸边的已闪着水光,看不清哪里是结实的冰,哪里是薄冰上飘着水,要走到湖中心,必须先从岸边走起。孩子们被吸引着比试履薄冰的胆量,冰上发出“咔吱”“咔吱”的响声,一个,两个,三个……走过去,发出胜利的笑声。
  ⑨“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诗几十年来不断被人引用,无非是象征着希望,然而,自然的规律,时间的循序是必然的,人间的规律虽也有必然性,却可迟可早。在这透明的冬天里,人们可以用清醒的头脑,认清脚下的路,但还是一步一步地走,躺着不动或再走弯路,都会推迟希望的实现。
1.第⑦段中象牙红与水仙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这一点通过“_________”字表现出来;两者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两点:象牙红__________,水仙________;象牙红__________,水仙________。
2.描写季节景色,因景抒情,情寓其中,这是写景散文的常用笔法,《冬日抒情》却另辟蹊径,文章没有捕捉冬日的有代表性的景物一一展现,而是撷取与“_________”有关的人、事、物巧加连缀,表达一种凝重而深邃的思想:严酷的冬天是考验人的季节,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没有用比喻手法的是( )
A.冬天是透明的。
B.那花朵是由一串像尖尖的红辣椒似的花瓣组成的。
C.才能保持冰肌雪骨,像凌波仙子那样亭亭玉立。
D.冬天就像它结成的冰那样透明。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血凝龙胆紫,花发象牙红”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运用对比修辞格,褒贬分明。
B.第四段对那位音乐家离国去新加坡的做法委婉进行了批评。
C.第七段对水仙的描写先褒后贬,作者的主导倾向是贬。
D.第八段,写孩子们试着履薄冰,主要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活泼可爱和不怕险阻。 
5.下列对末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一名言只能用于大自然,不能用于人类社会。
B.人类社会之春的到来虽然是必然的,但时间是可迟可早。
C.“躺着不动或再走弯路”会延误春天到来的进程。
D.这一段与开头四段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缜密。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可是眼看着黄昏来临了。晚霞像火焰一般燃烧,遮掩了半个天空。太阳就要落下去。附近的空气似乎特别清澈,像玻璃一样;远处笼罩着一片柔和的雾气,看上去是温暖的;鲜红的光辉随着露水散落在不久以前还洒满了淡金色光线的林边草地上;树木、丛林和高高的干草垛,都投下长长的影子……太阳落下去了;一颗星在落日的火海里发出颤抖的闪光来……瞧,这火海渐渐泛白;天空变蓝;一个个的影子逐渐消失,空气中充满了烟雾。该回去了,回到你过夜的村中的农舍里去了。你背上枪,不顾疲倦,迅速地走着……然而,夜幕降临了;二十步之外已经看不见东西;狗在昏暗中微微地显出白色。在那边黑糊糊的丛林上,天际朦胧地发亮……这是什么?火灾吗?……不,这是月亮正在升起。而那下面靠右边,已经闪耀着村子里的灯火……终于到达了你的屋子。隔着窗子你可以看到铺着白桌布的餐桌、燃烧着的蜡烛、晚餐……
1.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景色的变化,请你试着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太阳就要落下去”一段时间中,作者描绘了哪几种景物?请你一一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最后一句话转入屋内的陈设,这样写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把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读 山
张腾蛟
  群群的山峦如部部丰厚的卷册。
  迤逦复迤逦,连绵复连绵,在时间的长流中。
  裸其奥义,隐其真髓,于大地之上。
  我,乃是一个饥饿了很久的,读者。
  我是常常去读山的,远远地读其苍茫,近近地读其清幽;精读其豪放,细读其深沉。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
  我常常去读那些嶙峋峥嵘的巉岩。读它们的容颜,读它们的生活,读它们的风貌,读它们的历史。读它们是用一种什么样子的步子走出了洪荒,读它们是以一种什么样子的姿态去承受亿万年的风风雨雨。然后,我也去读它们的威武,也去读它们的温顺。读它们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寂寞,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蹲坐。读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气度,可以容忍一些错综复杂的根须在它们的身边蛮横地盘缠。
  茂密的林木,在山中凝聚起了片片青翠,突现出这些丰厚卷册中的美丽的篇章,我就这样静静地读着它们。
  读那些嫩芽如何成长,如何茁壮,如何把一些枝丫交给了它们的子孙,然后,它们又如何回到泥土中。
  读一条细长的根须,如何穿过一段泥土,然后在另外的一个石隙中钻出头来,成长起另外一个新的生命。
  读一根瘦弱的树枝,如何自阴暗的一角伸出手来采摘阳光,然后去营养自己,成长起另外一个新的生命。
  山林的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觅得一切。有一天,当我正在读那棵爬藤如何借着一株枯树而站了起来的时候,便骤然发现了那棵枯树的笑颜,我已经意会出来,它是因为那棵爬藤为它装饰了绿意而笑的。又有一天,当我正在读着另外的一滩浓绿时,发现一条蜿蜒的小径,非常自在地从我的身旁伸向了山巅,我想,谁是这条小径的母亲呢?谁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山野中踩下了他的第一个步子?像这么一条瘦小的小径,为什么可以负荷得了那么多脚步的践踏呢?
  这样的山野并不纯然是静谧的,可以读到唧唧喳喳的虫叫,也可以读到啁啁啾啾的鸟鸣。有时候,在一堆非常繁茂的草丛里,还可以发现昆虫世界中的小小的战争。
  在读山的时候,也会读到一些偶发的事件。就像那年春天,当我正在初读一片新鲜的山林时,听到喊声自四面八方响了起来,并且,在喧嚣中还隐隐约约听到一些******砍砍的声音,我便立刻攀登山巅,举目远眺!看到了,山脚下,一群群勇壮的嫩芽,正在追撵着一个败阵的冬天。
  山是一部丰厚的卷册,怎样读也读不完它。读了巉岩再读山林,还有那挺耸的峰呢,还有那些深幽的谷呢。
  我是一个读山的人,但是我知道,有时候人家也会读我的,当我就像是一个短短的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时。
1.(1)本文题为“读山”,实际上作者着重读出了“山”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限1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为“读山”实际上是在读人,本文读出了哪些人格特质?(限2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篇写道:群群的山峦“裸其奥义,隐其真髓”。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奥义”和“真髓”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它是因为那棵爬藤为它装饰了绿意而笑的”一句,有何含意?(限2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就像是一个短短的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时”,试推断和想象人家会怎样读“我”?(限3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