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13分)《论语》(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13分)
《论语》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为政》)
(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5分)
与朋友交而不乎?                     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               一隅不以三隅反              学而不            
小题2: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题3:从选文中摘出两个现在仍然在用的成语。(2分)
小题4:第二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体会。
(2分)
答案

小题1:真诚、诚实;教诲,教导;迷惑;教给,举出;满足
小题1:①敏捷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 ② 略
小题1: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学而不厌(写出两个就行)
小题1:略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会在文言文中积累现在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成语。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13分)《论语》(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8分)
风景在心
①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三峡的神女峰,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小和尚拜月……每一处景点无论其大小都有个传说。那矗立的奇峰怪石本是鬼斧神工,而那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的故事则是人类的情结。很难想象,没有传说的风景会是怎样的黯然!也很难想象,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是何等木然!风景因人的创造而变得神奇。人因风景的陶冶而变得滋润。
②苏东坡贬谪海南,见海南人衣者竹皮,食者竹笋,庇者竹瓦……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耶!由好奇到称颂到喜爱:“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竹在苏东坡心里不止是自然景物,已化作了一种精神风光。竹在世人的眼中也崇尚为君子。南岭的狗很难见到下雪,所以,一旦遇见天降瑞雪就惊慌,狂吠不已,而柳宗元便将“粤犬吠雪”作为一大风景寄给友人……而此时的柳、苏二人正遭贬谪、寓居穷乡。
③风景是精神的诠释。即使最落魄的时光里或最偏僻贫困的地方,总也有一二处风景点缀生活,让人可以赏可以慰。
④在山区扶贫的日子里,生活清苦,没有娱乐活动,电视也会因停电因山高而看不成。每日三餐吃干饭,那饭是早晨用蒸笼蒸熟,而且隔天的饭都在早上蒸好,凉在簸箕内。干了浆的饭硬邦邦的难以咽下。所以,日子过得沉闷。然而,住所外勃然出的几丛甜竹,竹干高大,笔直的刺入云端。在寂寞的时光里,注目那几丛甜竹,其感觉不亚于见到了泰岱长松,潇湘修竹,匡庐飞瀑,太湖明月,峨嵋古雪……品尝一抹嫩绿,精神为之一振,点燃意趣。有时站在竹荫下,目光顺着竹子伸向天宇,阴天心逐流云,晴日心遨太空。如果专注于青竹所指的那方遥远而又逼近的苍穹,心愁淡释,会萌生出振翮高飞的意愿。转而便想:我所住的时日不长却深感寂寞难耐,而生于斯长于斯的山里人呢?继而又慰:此处风景都市未必能有,此时心情从今往后不会再来……霎时,胸怀如去茅塞,陡见清朗,心底也生出稍许惬意……
⑤每遇我伫立竹下,心思宁凝时,老季就会粲然一笑。“生活不习惯啊!”我则不敢承认。老季是上海知青,在这山沟里生活快三十年了,全县只有寥寥几个还扎根着,他是其中之一。他不仅不觉得寂寞,而且非常乐观,不再回忆上海的往事,甚至不说上海话,一口地道的当地语音。老季当初也许比我更寂寞,更枯燥,然而,他娶了妻子,生了儿子,寂寞的生活被他营造了两处风景:享受妻子的温柔,亲抚小儿的娇嫩。心底的爱耶、乐耶、忧耶、恼耶皆倾注有处,清苦便浑然不觉了。每遇乡政府休闲,老季便推出那辆又重又笨但在山乡路上可以不惧坎坷的老式永久牌载重自行车,去朋友家的山上采茶叶,或摘毛栗,最无聊的时候,他也会坐在电视机前用心调试……今年春节,老季把年逾古稀的父亲从上海接到山旮旯里来住。这位在大都市里泡了一生的老人,居然说这地方好,清静,空气新鲜,没有噪音,没有污染。老人怀揣一架收音机听天下新闻,夕阳西下时分,漫步于山间幽径,田野阡陌。山风悠悠,满目苍翠;宿鸟归林,播撒一行行歌声……这是上海都市无法撷取的情调。老人乐不思沪,忘情于独具韵味的田园。而每见季氏父子的乐观笑容,我心头也豁然亮起一片旖旎的风光,随之陷入沉思默想之中:哦,哦,“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⑥我又想起我的一位老师。他老年中风,半身不遂,其妻每于晨昏便搀扶着他沿着校园的小路走动。老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师母每天教他重新学说一二三,认字读词。老师的儿子是个愚型儿,一个记不清楚,一个不会记忆,父子俩也常坐在一起扳手指头。每当出现这情景,师母的心情特别愉快,她的儿子终于可以为她分承一份重负,她的丈夫终于可以跟儿子比划了。在她眼里儿子、丈夫是她一生中无法再找到的好风景,而老师和他的儿子呢?不也是由她这片无比珍贵的风景养育着么?
⑦风景是美,但风景不止有青山绿水、动物、植物,也有风暴、地震以及天外来物……因其丰富复杂才多姿多彩。彩虹和雨水是孪生的,没有雨水就没有彩虹,有了彩虹雨就有色彩。
⑧人若能对所面临的都视作风景,静心接纳,安抚就在其中,欢乐也在其中。
小题1:第①段“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为什么说风景“也是一种精神”?(2分)
小题2:苏东坡、柳宗元遭贬时亦有其风景点缀生活,使当地风景因有人的参与而变得灵动生辉。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因有人的参与而成为旅游胜地的人文景点(一二例即可)。(2分)
小题3:你怎样理解第⑥段中画线一句话的含义?(2分)
小题4:读罢全文,你怎样理解文题“风景在心”?(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8分)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小题1:解释给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①、吾悉能之(  ) ②、李生之曰(  )③、王生益(   ) ④、年事蹉跎(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小题3: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摘录原文要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1分)
吴宫遗事①
越心未平②,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③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以察四方之革焉。一之日④,视之以伍员⑤。未三、四级⑥,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悦,俾喜否⑦以代焉。九层而不奏,且倡曰⑧:“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⑨,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
王赐员死,而喜否用事⑩。明年,越入吴。
注释:①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 ②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 ③俾:使。 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 ⑤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 ⑥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 ⑦喜否:伯喜否,吴国太宰。 ⑧倡:宣扬。 ⑨这句意思是说喜否只想自己的官职赶快升得高些。亟:急,赶快。 ⑩用事:专权,当权。
小题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音节停顿。(标两处)(2分)
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
小题2:解释文中加划线的词。 (4分)
(1)兵(              )                 (2)毕(             )
(3)固(               )                  (4)明年(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岂臣之欺乎!
小题4:这篇短文揭示了怎样一条深刻的历史教训?(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 完成小题。(9分)
有钱村牛
春秋间,麟①出鲁西郊,野人不知为瑞,乃击杀之。孔子往观,掩袂而泣。门人恐其过伤,乃以铜钱粘一牛,告夫子曰:“麟尚在,可无伤也。”夫子拭泪观之叹曰此物岂是祥瑞只是一个有钱村牛耳
(明 墨憨斋主人《广笑府》卷七)
[注释] ①麟:麒麟,传说中的瑞兽,身披龙鳞。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秋 ( 中间,表示时间,可解释为时期)B.乃击杀(它,指麒麟)
C.掩袂而(眼泪)D.门人其过伤(担心)
小题2: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三处)。(3分)
夫子拭泪观之叹曰此物岂是祥瑞只是一个有钱村牛耳
小题3:这则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1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3分)
(1)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
(2)三里之城,七里之。   (   )
(3)寡助之至,亲戚之。   (   )
小题2: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小题4: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能体现“人和”重要性的事例。(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