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醉翁亭记》,回答9~12题。(15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醉翁亭记》,回答9~12题。(15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之者谁(     )                  ⑵、醉翁之不在酒(     ) 
⑶、杂然而前者(    )               ⑷、树林阴(      )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小题3:文章以“乐”贯穿全文,请联系文中语句,谈谈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3分)
                                                                          
                                                                          
小题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4分)
                                                                          
答案

小题1:(1)、取名,命名    (2)、情趣
(3)、摆开,摆放    (4)、遮盖
小题2:(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小题3: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小题4:略。(结合实际2分,人生启示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几个是文言文实词的解释,第一个“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命名;(2)(3)(4)要加强记忆,属于重点实词的解释。
小题2:
试题分析:文言文翻译要有采分点意识。翻译前要对句子多读几遍,读出语感,读出句读来,能读出句读意思就大致明了了。
小题3:
试题分析:既然是联系原文,就要注意选择出原文的写“乐”的句子“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由这些句子可分析出太守到底在乐什么。这道题本来在课文分析时就讲解的比较清楚,上课注意听讲很有必要。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一定要搞清本文所表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这是欧阳修遭贬后心情的体现,因此谈获得的人生启示时,必须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回答。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醉翁亭记》,回答9~12题。(15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
阅读《活板》,完成后面问题。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小题1:填空。(2分)
(1)《小石潭记》 “以其境过清”一句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的“以”是“用”的意思,文中“不以木为之者”中“以”的意思是:             
(2)《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一句中的“自”是“如果”的意思,《祖逖》“使自招募”一句中的“自”是“自己”的意思,文中“其印自落”中 “自”的意思是: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持就火炀之     
小题3:选文第二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活板的发明者和发明时间、 ①  、活板的功效和提高功效的方法、 ② 。其中为提高工作效率所采用的方法是:“  ③ ”、“  ④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活板》节选,完成后面问题。(共9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小题1:填空。(2分)(1)《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者”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不以木为之者”中的“以”
的意思是:             
(2)《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一句中“若”是“你”的意思,《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一句中的“若”是“如果”的意思,文中“若印数十百千本”中“若”的意思是: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分)
(1)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翻译:              
小题3:下面是有关文中“印刷术”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个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个空用原文回答)(4分)
早在北宋年间,布衣毕昇发明了印刷术,他发明的印刷术集中体现了一个
字“ ① ”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印刷过程:刻字、
制板、 ② 、印刷,各个环节都体现这一特点。文中介绍活板印刷的功效是 ③ ,提高印刷功效的措施之一是 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难忘那棵老榆树》一文,完成后面问题。(共15分)
难忘那棵老榆树
①故乡的村头,曾有一棵老榆树。榆树是当地的土著,荒坡野岭随处可见,但多是七扭八歪,古怪丑陋。而她却与众不同,像一柄撑天巨伞,矗立村头。树干粗而笔直,树冠分杈均匀,枝条披拂,绿叶繁茂。深黑色的树皮,刻满老榆树特有的裂纹,饱含无限沧桑和神秘。她像慈祥坚毅的老祖母,守护着小村,看着一代代小村人成长。
②老榆树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多少个春秋,无人知晓,因为她比小村的年龄还大,是小村的祖宗。母亲八十岁了,说她小时候这棵树就这么大。小村的先民们在开辟小村时,要砍下多少棵树,她留下了;一百年间,小村人要烧火、做农具、修猪圈、盖房子,用了多少木头,山坡上的树砍光了,她安然无恙,但她最终还是没躲过斧锯之灾,倒在小村人的手中。
③村里有一口老井供全村人畜饮用,是小村的生命之源。老井多年使用,木板做的井壁已糟朽不堪了,必须重新更换。这六十多米多深的井壁所需木材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的生产队已处于艰难维持阶段,买木头没有钱,寻遍山野找不到合适的树,队长急得团团转,万般无奈时把希望寄托在了老树身上。
④要伐老榆树的消息刚一传出,便在小村掀起不小的波澜。当时人们虽不懂得环保的重要,但觉得小村不能没有这棵老榆树,她是小村的一部分,小村人和她的感情太深了。
⑤老树曾经是神圣的,那时谁家生了小孩,要在老树上拴一块红布条,企盼孩子像老树一样健康长寿。谁家有了病人,也要到老树下烧一柱香,磕几个头,希望得到老树的保佑。谁家老人去世,在安葬前,家人要定时到老树下送浆水,说是死人的灵魂安葬前无处可依,这老树下便是暂栖之所。老树的神圣只是人们的愿望,她不会也从来没有表现出过任何灵异,但在那困难年月,老树确实帮助人们度过了难关。在青黄不接的春天,家家粮囤见底,人人面有菜色。老榆树好像知道人间的饥荒,早早就长出了满树硕大的榆钱。人们小心地爬上树头,一筐筐一袋袋的捋回家,搀和一点小米,煮成榆钱饭,虽不能说好吃,却也能添饱肚子。后来,不再用她的榆钱做饭解饿,但人们还在她下面躲风避雨,消暑纳凉,唠着家长里短,说着酸甜苦辣,人们的乐趣和苦恼都收进了老榆树那深深的皱纹中。在远行人不舍的回望中,最后消失的小村景物是老榆树,在远归人渴望的目光中第一个出现的小村景物也是老榆树,她成了小村的标志。
⑥“老树不能伐!”人们纷纷向队长进言。队长说:“我就是在老榆树身边长大的,她比我爹岁数都大,要是再分有办法,我也不能造这个孽。”要留下这棵树,人们可以说出千条万条理由,但谁又能弄到修井的木料呢?对老树的感情终究抵不住人们对水的需要。
那是深秋的一天,一场寒露更增了几分寒意,老树的叶子快落光了,剩下零星的几片枯叶在秋风中摇曳。小村人静静地立在老树周围,为她送行,队长点燃一挂鞭,几个老人烧了一炉香,虔诚地跪在树下,西风掠过树梢的瑟瑟声伴着人们的抽泣弥漫了整个村庄。两个壮汉拉起大锯,沙!沙!沙!粉红色的木屑从锯口喷出,一顿饭工夫,老树轰然倒下,小山一样,静静地卧在她一直守护着的小村旁。
⑧开始人们还担心这么老的树,中间会有空洞,影响出材,现在放心了,不但没有空,一点都没朽烂。从树干到树杈,能破的全都破了板,那一块块沉甸甸的榆木板,结结实实地镶到老井中。老树倒下了,老井获得了新生,这口井水更旺了,更加清冽甘甜。队长敲着井帮,高兴地说:“这口井五十年没问题!”
⑨ 还不到五年,生产队解体了。又过几年,人们手头不再拮据,他们不愿意那样费劲巴力地打水、挑水,打了一眼机井,安了自来水。这口老井被封了起来,备应急之用,但直到今天也没使过一次。老榆树的根梢早已化为炊烟消散在广阔的苍穹,她的身躯也已深埋地下,不见天日,老榆树从人们的生活中永远消逝了,但在她身边长大,乘过她的阴凉,吃过她的榆钱,喝过她的井水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她的。
⑩佛家主张“以身食虎”,“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老榆树为全村生灵“舍了身”,“下了地狱”,不是功德无量的么?老榆树成了佛了吧?
(作者:王相民 选文略有删改)
小题1:本文写的是老榆树,简要说出全文围绕“老榆树”行文的思路。(4分)
老榆树长势旺,树龄长                    
小题2:阅读第⑦段,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小题3: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哪些地方表现村民与老榆树的感情深?文章寄寓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150字左右)(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喈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        ②居庙堂之高则其民        庙堂:
③不可状          具:        ④公退之暇,鹤氅      被: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1分)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1分)
小题3:展开联想与相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小题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蒙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B.即刮目相待更:更加
C.蒙始就学乃:于是,就D.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小题3:课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课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