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衣冠服:穿戴B.吾妻之美我者,我也私:偏爱
C.能谤讥于市朝市朝:公共场合D.时时而进间:间接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小题3: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小题3:邹忌能进谏成功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面在于他高超的讽谏艺术,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邻国进行类比,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确实受了蒙蔽;另一方面是纳谏者齐王有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明理,从他颁布的“三赏”可以看出来。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D句“间”为“间或、偶然”。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令”“市”,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3:
试题分析:题目中要求“结合文章分析”,从文中所表现的人物言行来分析,一是邹忌善于讽谏,二是齐王善于纳谏。
核心考点
试题【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口 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宾客大宴会:适逢B.妇抚儿乳:乳头
C.宾客意少舒:伸展、松弛D.不能其一处也名:说出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小题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请问文中的哪些内容属于侧面描写?(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小题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晏子曰(       )    (2)乃此者也(       )
小题2:对画线句“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在虎穴见到了虎,在蛇洞见到了蛇,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B.到虎穴去,到蛇洞去就见到了蛇,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C.如果在虎穴,在蛇洞见到了蛇,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D.到虎穴去就见到了虎,到蛇洞去就见到了蛇,怎么能说是不祥之兆呢?
小题3:晏子借向景公解疑的机会,巧妙地给君王提出了什么建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B.野发而幽香芳:芳香
C.山肴野蔌:菜蔬D.者胜弈:下棋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小题3: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呢?请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落叶
贾平凹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有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片落去。法桐就瘦削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窗台,与屋檐齐平。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且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小题1: 第①段中,作者从                              三个方面来描写春天的桐叶。(3分)
小题2: 根据上文,回答第④段“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一句中“往昔的回忆”所指的内容。(不超过15字) (3分)
小题3: 本文题为“落叶”,但作者却用许多文字描绘“春叶”,这样构思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3分)
小题5: 文章最后说:“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且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请结合人的生命现象,理解这句话。(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桃花源记》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陶渊明。
B.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平铺直叙。
C.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D.文章结尾写南阳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病终,只是为了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