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牡丹江仙子郑彦英  去牡丹江采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尊雕像,一尊已经塑成,亭亭玉立,风采照人,她的名字叫红罗女;一尊只有底座,安卧在中苏友好...
题目
题型: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牡丹江仙子
郑彦英
  去牡丹江采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尊雕像,一尊已经塑成,亭亭玉立,风采照人,她的名字叫红罗女;一尊只有底座,安卧在中苏友好纪念馆门前一侧,纪念馆负责人介绍说,艺术家们正在精心制作雕像,将在日军于本地投降纪念日的9月3日落成,雕像的主人翁叫加琳娜·张。
  红罗女是镜泊湖地区的民间传说,说的是在远古时期,本地国王想寻找天下最美丽的女子为后,一位道士拿来一面镜子,说是只有照进这个镜子的女人,才是天下最美丽的女子。 国王派大臣拿着镜子寻找,大臣几乎跑遍了大东北,也没有一个女子入镜,正在水边发愁,突听芦苇荡中有苇笛吹响,镜子中竟然照进一个宛若天仙的女子。立即驶船进入芦苇荡,才知道女子叫红罗女。他高兴地向美丽的姑娘诉说了事情的原委,并期望她与自己一同进宫,与国王完婚,享受荣华富贵。姑娘淡淡一笑,说:“只要谁能到我这里来,对我说出世间什么是最宝贵的,说对了,我就嫁给他。”
  大臣匆匆回去复命。红罗女的美貌一时间传遍天下,在国王还没到来之前,便有不少人捷足先登。
  一位勇士骑马赶来,举剑劈石,向红罗女求婚。红罗女微笑着问:“你可知什么是世间最宝贵的吗?”勇士一挥手:“我剑可裂石,弓能射虎,骑马走天下,风光无限,当然,力和武,是世间最宝贵的。”姑娘摇摇头:“你纵有撑天力气,却难扫尽世间不平,穷富依旧,能说力和武是世间最宝贵的吗?”勇士刚走,来了一位书生,远远地就高声吟诗,希望得到红罗女的好印象。在回答姑娘的提问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诗书是世上最宝贵的。”红罗女问:“诗书虽好,能灭匪缉盗,救穷人于苦海吗?”书生一听,自知无趣,红着脸走了。随后来了一个商人,他回答红罗女的提问时踌躇满志,“有钱能使鬼推磨,只有金钱才是最宝贵的!”红罗女摇摇头:“金钱使人堕落,生贪欲,请你走吧。”国王来的时候自然前呼后拥,在回答红罗女的提问时,大笑一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世间最宝贵的,当然是权力!”红罗女转过脸去:“无工无农无商无兵,何来权力?”国王把镜子交给红罗女:“反正这镜子里只有你,你就只须做我的皇后!我现在就让你知道什么是权力!”一挥手,兵士一拥而上,欲强行拉走红罗女。未想到红罗女红云一般飘起来,将宝镜往地上一抛,宝镜立即碎为数片,化成今天的镜泊湖。红罗女却渐渐飞高,化入彩虹。
  这是长期流传在镜泊湖地区的民间传说,说明了当地人民崇尚真善美的普遍心态。采风期间,我了解到,当地就有一位基层干部:自己拿钱为老百姓办事,得到老百姓的广泛拥戴。我想,在红罗女的故乡,出现这样的好干部,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在这里,红罗女家喻户晓,真善美也就进入了人们的潜意识,不知不觉地左右着人们的行为。
  加琳娜·张的故事却是真实的,发生在绥芬河市东北郊天长山里,那里有日本军队使华时建立的要塞。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这里的日军因为无线电台损坏,没有接到军令,一直在负隅顽抗,苏联红军多次进攻,除了增加伤亡外,根本无法攻下。苏军已经在这里布置了许多门大炮,完全可以炸塌这个要塞,但是出于人道主义目的,苏军找到一位母亲是俄罗斯人,父亲是中国人的少女加琳娜·张。她不但会汉语、俄语,而且会日语。17岁的加琳娜·张毫不犹豫地作为翻译陪同苏联红军代表走进要塞,连续说服两次,日军不信也不降。当他们第三次去劝降时,日军残暴地***害了这位勇敢、正义、尚未成年的少女。当地人民感念这位有着中俄两国血统的少女英雄,决定为她建立一座纪念雕像,并致函俄罗斯总统普京,请他题词。据塔斯社报道,普京总统很快回信,深情地说:“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在我们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和真诚友好的基础之上。子孙后代将会感激设立‘友谊与和平的使者’纪念像。我认为,在纪念像上可以写下这样的话:‘我们的友谊意味着相互理解、信任、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我们铭记过去并思考未来。”’
  离开牡丹江后,我把自己最感动的这两个人物记录下来,我想,她们是牡丹江市的两位仙子,也是中华民族的仙子,她们用自己的行为,展现了她们的心灵,那就是爱,伟大的爱!
  孔夫子说,仁者爱人。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只有内心充满爱的人,才可以称为仙子。
1.文章开头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尊雕像”,是什么原因让“我”对这两尊雕像印象深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罗女对所有求婚者的答案都不满意,你认为她的答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插入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为文中加粗的部分加一个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她们美好的心灵。
2.是对世界的爱。一种博大的,爱世间一切的爱。
3.说明红罗女的传说在当地影响之大。随着传说的推广,真善美也就进入了人们的潜意识,不知不觉地左右着人们的行为。
4.加粗部分生动地表现出加琳娜·张当时的果断与勇敢。(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牡丹江仙子郑彦英  去牡丹江采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尊雕像,一尊已经塑成,亭亭玉立,风采照人,她的名字叫红罗女;一尊只有底座,安卧在中苏友好】;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A(a.保存b.收藏c.珍藏d.放置)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我打开一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境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可珍贵的呢?”当我拿起这颗“米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a.惊叹b.惊讶c.惊奇d.惊呆)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张继的一首诗《枫桥夜泊》。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象牙微雕。 
  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C (a.爱好b.喜爱c.酷爱d.热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一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在木头上刻。 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 粗的细的, 高的矮的, 就连新生的竹杆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文字,凭的全是一种感 觉。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 
  ④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D (a.孕藏b.凝聚c.凝结d.浸透)了屈茹的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1、给文中的A、B、C、D四处选适当的词语填空,依次应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填字母)
2、本文的线索是 __________,点明文章中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第③段是采用的是记叙顺序中的 __________  ,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
4、本文第④段中加粗的“一种精神”是指 ___________ 的精神。
5、有人说,文章中爸爸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礼物仅是一粒米,这个礼物太轻了;也有人说,爸爸是送了我一件艺术品,是很贵重的。你觉得礼物的轻重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爸爸的这个礼物合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西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 -5题。孩子和书
  (1)这小镇只有一家书店。这书店只有她一个卖书的。
  (2)她卖了多少书?怎样忙过来的?没有人说得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已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依然如秋日潭水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走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
  (3)一天,小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人。
  (4)“您要买书?”“不,看看,先看看……”年轻人礼貌地说,“请您取一下那本书。”他指向那本装帧精荚、雅致的诗集-- 《孩子和书》。
  (5)“您看过这本书吗?”他抚摸着手中的诗集,问。
  (6)她赧然了:“没有……”真的,她卖过的书很多,但读过的书太少。实在是因为太忙了。她常常只能翻一翻新进的书:看看封面、内容提要、插图、定价。这是为了向客人介绍、推荐。让顾客买了不合适的书,她觉得对不起人家,尤其是那些农家孩子。她深知,那些孩子手中的一把把硬币是从妈妈的盐钱里一点一点抠来的。
  (7)“您,认识我吗?”年轻人突然问道。
  (8)她愣住了,仔细地观察他,希望能记起来。可是,回忆里只是一片空白。他笑了。“您真好,”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包里取出一本书,递到她面前,“这是我送给您的。”她茫然,甚至有点不知所措-- 为什么送我书?
  (9)见她不接,他就把那书放在柜面上,凝视着她,“您还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偷书的孩
子吗?”他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 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他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
  (10)年轻人的话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十五六年前,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她店里许多捆书被贴上了封条,放在了角落里。有一天,她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走过去,啊! 一个孩子,蓬头垢面,一脸汗珠,正从一捆书里掏出一本匆匆往怀里塞。她咳嗽了一声。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强的眼睛……她没有训他,送了那本书给他,好像是《牛虻》。孩子被感动了,哭着告诉说,父母都死了,他无依无靠,可是爱读书……她听了,爱怜地为他擦去汗珠,又挑了几本书送给他,还给了他一点钱和食物…………为了这件事,她后来也吃了点苦头……十几年过去了,她已渐渐淡忘。难道眼前的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11)当她回过神来,那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柜面上只有他留下的那本书。她惊讶地发现,那是同样的一本诗集:《孩子和书》。
  (12)扉页上,有几行秀气的字:
阿姨:
  这本书赠给您-- 我写的-- 一个关于您、我、书的故事。我,是一个诗人了。但,没有您,就只是一个偷书的孩子。也许您早已忘记我了,那正是您的崇高。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
×年×月×日

  (13)天哪,他是诗人!这诗人_________就是当年的孩子!
  (14)“我要买书。”稚嫩的声音从柜面下传来,惊醒了她。她探出身子,看到一只胖胖的小手攥着硬币,另一只手指着一本小人书。“噢,又一个孩子。”她急忙招呼这位小客人,心想,兴许这个孩子将来也会成为诗人的,至少能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15)门外传来一阵孩子的喧闹-- 放学了,她又要忙起来了,可是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第(13)段的横线。[     ]
A.俨然
B.依然
C.竟然
D.当然
2.第(2 )段中说,“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
①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第(9 )段画线内容改为“他偷了您的书,您不仅没有骂他,还给了他点心和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第(10 )段中“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十五年后,年轻人重返书店。请就他这一感恩之举谈谈你的看法。(8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1.对小玉开始说唱时给听众的感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不出来的妙境。
B.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C.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D.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2.对“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本体与喻体的相通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尖细
B.时断时续,若有若无
C.高亢
D.刚强有力
3.对文中用“攀登泰山的景象”来描写王小玉说唱的艺术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更好地表现自然美与艺术美。
B.作者巧妙地以视觉形象来烘托听觉感受,乃“通感”之效。
C.表现出王小玉的演唱回环转折、节节高起的特点。
D.起到声情并茂之效,突出王小玉说唱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蘑菇转了一个弯
  (1)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
  (2)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
  (3)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
  (4)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年轻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吧。
  (5)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6)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7)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那里采了。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
  (8)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50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
  (9)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一会儿父亲就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回来了。
  (10)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
  (11)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山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时,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12)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迪我啊!
  (13)后来,我还是去那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
  (14)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了一个弯。
1.(1)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 。
2.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人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
______________→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______________→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______________→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
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
6.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第(5)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期末作文
  罗曼·德斯尔博士布置的期末论文作业又多又长,当他在班上念出这次论文的要求时,听起来很有些可怕。他用特有的敏锐目光向我们扫来:“当然,内容至关重要。但恰如其分的形式和准确的旁征博引也很有必要。”     
  下课了,同学们走出教室。这时,我想起了另一间教室,那是我高中的老师艾多?库特夫人任教的班级,还有与这间教室似曾相识的气氛。     
  英语老师艾多·库特夫人极其严格、细致、整洁。我还记得她用浅蓝色墨水在我的英语作业本上写下的蝇头小字,她对我每一个细小的语法错误都仔细地列出并做了修改。     
  “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在这间教室里学到的东西是多么有用。”艾多·库特夫人常爱这样说。虽然我们都不以为然,几乎没人相信她说的话,但是,那并不妨碍她不屈不挠地对我们的英语作文严加监督。一听到有同学小声地抗议,她的黑眼睛顿时变得炯炯有神:“将来,你们会发现真实的世界比起我的期末作文来,要求会更加严格的。但是不用怕,我要你们做的这些期末作文,会帮助你们为那个苛刻的世界做好准备!”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微笑了。     
  罗曼·德斯尔博士似乎有一种专门为难学生的嗜好,在其他老师那里都能得到A的学生一到他的手上,立马成了只能得C的人。于是,我不敢马虎,更不敢怠慢,第二天便投身于论文上。我呕心沥血,比哪一门课的作业都认真。    
  论文收上去后不久德斯尔教授就批改完了。发下来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一片哀鸣,就像医院的病房。德斯尔教授把我的论文往我课桌上一放,一言不发地走开了。我把眼睛闭上,深呼吸,告诫自己要挺住,要经得起这一打击。当我下定决心,猛地一下翻开卷子的时候,一个鲜亮的A跃入眼帘。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凑近了再仔细一看,真的是一个A,德斯尔教授简洁地写了一句话:“下课后过来见我。”     
  下课了,同学们不满地嘀咕着出了教室,我紧张地走到讲台边。“年轻的女士,”他说,“你的论文是班上最棒的文章之一,我教了多年的大学会计课新生,这是写得最好的作业。你知道这说明了什么吗?”我茫然地摇了摇头。“它说明,在教过你的老师里,必定有一位杰出的英语老师。如果他或是她还健在的话,你应该前去向这样一位老师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他“啪”地一下合上笔记本,站起来,大步走了出去。     
  他的话让我马上就想到了库特夫人。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库特夫人是那么一个不苟言笑的、严厉的老师,一想到要会见她,我心里首先就胆怯了。     
  傍晚,我还是鼓起勇气,战战兢兢地站到了库特夫人简陋的小屋前。她穿着睡衣来开了门。“我可以进去吗?”我脱口而出。她一边咳嗽,一边不情愿地点点头。“整个秋天,我都在生病。”她用微弱的声音说,“我得了肺炎,刚好了一点儿。”库特夫人虚弱地倒在沙发上,她疲倦地示意我坐在旁边。我紧张地坐在离她最近的椅子的边沿上,然后把那张期末论文拿出来,飞快地塞在她手里。她打开卷子看了一眼,疑惑地望着我。“我大学里的会计课教授说,他知道在我以前读书的学校,必定有一位像您这样的老师教过我,所以——嗯——”我结巴起来,”所以,我只是想来谢谢您,我真的很感激您曾为我做的一切,包括您对我的严格要求。”库特夫人愣了愣,眼圈儿一下子红了,然后开始哭泣。“你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特地到我家来向我说感谢的人,”她抽抽搭搭地说,“孩子,你的来访比我吃过的所有药都管用,愿上帝保佑你。”她站起来,也拉着我站了起来,张开双臂紧紧地搂住我。“见到您我也很高兴,库特夫人,我想我早就应该来向您道谢的。”我说。     
  那一刻,我觉得我们拥有了整个世界。
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用到了不少成语,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请你从文中找出四个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库特夫人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你的来访比我吃过的所有药都管用”,这句话表现了库特夫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写次要人物罗曼·德斯尔博士,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结尾“那一刻。我觉得我们拥有了整个世界”中的“整个世界”,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库特夫人给了“我”深刻的影响,在你的成长中,肯定也有给你深刻影响的人,请具体说出他(她)给予了你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