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系在风筝线上的……(14分)                           周岩壁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系在风筝线上的……(14分)                           
周岩壁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小题1: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2分)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            )→糊纸涂色→(           )
小题3:⑤⑥两段已写了放风筝时的欢快情景,为什么还要写第⑦段?(3分)
小题4: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2分)
小题5: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3分)
答案

小题1:①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②触景生情,自然引起下文对童年的回忆。
小题1:制作骨架  系缠放线       
小题1:①第⑦段写放风筝失败的体验,与前两段写放风筝成功的快乐,都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反映;②使童年的生活更有趣;③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小题1:(4分)①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念之情。(意思对即可)
小题1:仲春时节大地泛出的“淡淡的鹅黄的绿意”,显出生机和活力,而“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快乐。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意。(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了解环境描写及常见几种作用,这里是点明写作内容和推动情节发展作用。
小题1: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答案。
小题1:从另一个角度来补充生活的一种体验,使文本更真实,内容更丰富。
小题1: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有利于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小题1:从自然意义到人生哲理,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系在风筝线上的……(14分)                           周岩壁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18分)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故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 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小题1: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2分)
小题2: 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4分)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小题3: 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小题4: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个内容埋下了伏笔?(4分)
小题5: 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2分)
小题6: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些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写在下面,不少于30个字。(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
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世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⑨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⑩《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⑩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
小题1:第①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1分)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小题2: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奋”→“    ”→“    ”的变化过程。(2分)
小题3:第⑧段中,“妈妈”“又抹眼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作者“妈妈”“把阴晦留给自己”的具体表现是: (1)母亲独自默默地回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把晴朗留给儿女”的具体表现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共3分)
小题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体现了母亲乐观开朗的个性。
B.赞美了母亲的慈爱、宽容。
C.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D.表现了母爱的无私、高尚。
小题6:作者写了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老师的故事?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说说你的看法。(30字左右)(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7分)
怀旧草拖
叶细细
小时候,我一直喜欢穿父亲的拖鞋。拖鞋是苇草编结而成的,穿在脚上,在夏季清清凉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该是很寂寞的。母亲回老家了,那个长长的夏天,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在西安。
父亲总是很忙,每天早出晚归。于是,每天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睡到日上三竿,起来后吃一点父亲早晨留好的饭,就扑嗒上那双大草拖跑到楼下去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一起玩游戏。我们一直玩到傍晚,然后被大人一个一个喊回家。
父亲总是最迟回家的那个人。每天回来,总是手忙脚乱地炒菜、烧饭。父亲经常把饭烧煳。尽管这样,我依然很希望他早点下班回来。如果他不在,又没有别的小孩子玩,我只能独自待在家里,望着父亲的草拖发呆。实在闷了,就扑嗒上那双大草拖到外面,一个人在太阳底下走来走去。
父亲总不喜欢我穿他的草拖,他对那双拖鞋似乎格外爱惜。有一次,我不慎将那双鞋子穿丢了,竟然被父亲揪着耳朵臭骂了一顿。
后来,我才知道这双草拖是奶奶给编的。自从父亲大学毕业分到西安后,与奶奶离得很远。家里因为住房狭窄,也没有能够把奶奶接过来住。只是每年在天最热的时候,父亲总能收到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一双清爽整洁的草拖鞋。
奶奶托人写的信里说道:孩子,妈不在你的身边,你要学会照顾自己。听说城市里害脚气的人多,妈也没事,就给你编些草拖鞋。鞋子虽然不好看,但穿起来会很凉快,也不会得脚病……
5岁的我自然无法体会这种感情,真正体会到这种亲情时,我已经16岁了。那时,奶奶仍然会在夏天给父亲寄草拖来。每次收到,父亲总会端详良久,发上一会儿呆。
而我对草拖的钟爱,也许是缘于童年时代的那个梦。我的鞋柜里,有各种样式的草拖鞋:彩色的、纯色的、麻花边儿的、菱形边儿的……
这时,草拖在西安的街头随处可见。在夜市上,常见一些上了年纪的女人推着小车,愉快地兜售着草拖鞋,两元钱一双,样式精巧,随便挑。我在推车边,握着草拖,心想,不知奶奶会不会知道,草拖在我们这里会卖得这么便宜,奶奶寄包裹的邮费也不止于此吧?更何况她还要熬夜点灯费神费力地编呢。
买回的草拖,样式好看,也非常合脚。可不知为什么,我在夏天光脚穿着它,在屋内走来走去的时候,竟会因为听不到那扑嗒扑嗒的鞋声,而感到失落。于是,我依然会穿父亲大大的不合脚的草拖鞋。在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我穿上它,会想起相距遥远的奶奶。
又过了两年,父亲的草拖忽然断了——奶奶去世了。父亲得知消息后,好久都没能反应过来。很快地,他的眼睛红了。
没有了草拖,父亲仿佛没有了灵魂。有时,路过卖草拖的摊子,他也会蹲下来,擎着其中的一双,端详良久。我陪在一边,心是疼的。
我开始学编草拖,编与奶奶一模一样的草拖。我没有想到看起来简单的草拖编起来那么繁琐。经过了三个月的时间,我终于可以将编草拖的流程熟稔于心。我还记得将第一双草拖放在父亲面前时,父亲有过的惊喜。我想,以后每年,我都会送父亲这样一双草拖。因为我知道,草拖对父亲来说已不是一双单纯的草拖,它已是奶奶爱的延续了。
(节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0年第12期)
小题1:“我”钟爱父亲的草拖,你是从哪些叙述中知道的?其钟爱的原因是什么?(4分)
小题2:父亲为什么不喜欢“我”穿他的草拖?(3分)
小题3:联系上下文,为下面语句作批注。提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关键是要写出读这些文字时所产生的真情实感。(6分)
示例:我在推车边,握着草拖,心想,不知奶奶会不会知道,草拖在我们这里会卖得这么便宜,奶奶寄包裹的邮费也不止于此吧?更何况她还要熬夜点灯费神费力地编呢。
批注:真情岂可用金钱来恒量?
(1)听说城市里害脚气的人多,妈也没事,就给你编些草拖鞋。鞋子虽然不好看,但穿起来会很凉快,也不会得脚病……(2分)
批注:
(2)可不知为什么,我在夏天光脚穿着它,在屋内走来走去的时候,竟会因为听不到那扑嗒扑嗒的鞋声,而感到失落。(2分)
批注:
(3)没有了草拖,父亲仿佛没有了灵魂。有时,路过卖草拖的摊子,他也会蹲下来,擎着其中的一双,端详良久。我陪在一边,心是疼的。(2分)
批注:
小题4:读文中划线句子“每次收到,父亲总会端详良久,发上一会儿呆”想想,父亲此时会想些什么?“我”又会想些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8分)
甜甜的泥土  (黄飞)
  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了,天还是很冷。
  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
  一群唱着歌儿的孩子,跨出了校门,没有她的儿子;又一群说说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马路,也没有她的儿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
  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
  她一阵昏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
  "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
  "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  "都放学了。"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叫什么?"  "王小亮。"
  "几年级几班?"  "今天,刚过,八个生日。"
  "我是问几年级几班。"老头有一点不耐烦了。  "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
  老头奇怪地打量着这神经质的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
  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了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他那双小手在衣服上来回蹭着,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给要好的伙伴发两颗,又恭恭敬敬地给老师五颗。"吃呀!"他快活地叫着、跳着,连那只张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
  放学了,小亮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蓦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他好像又看到: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他愣怔着,不知如何才好。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脑袋,吮着指头,想了许久,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
  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特别甜。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
  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别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他要赶紧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融化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潮湿的地面上,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糖纸和那根作为标记的小棒棒。
  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小题1:本文以"糖"为线索展开故事,请以简洁的语言概述各主要情节。(3分)
送糖→                                     。
小题2:请从文中找出有关描写"她"神态的词句,并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2分)
小题3:品味下面划线词语,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1)糖传到王小亮手中,他为什么"惊喜极了"?
(2)王小亮摸着舍不得吃的糖,为什么有"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
(3)由"惊喜"到"恐惧"的变化,表现了王小亮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王小亮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句子回答。(2分)
小题5:王小亮是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请你从文中举两个事例说明。(2分)
小题6:读完本文后,你最想对王小亮说什么?请用简洁的文字加以表述。(3分)
小题7:初中课文中有不少表现亲情的文章,请任选其中一篇,就人物形象、或构思立意、或写作特点与本文作比较分析。(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14分)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⑴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⑵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的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的吊出两根玉箸,他便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⑶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的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他滔滔不绝的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的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⑷“×××!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⑸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⑹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⑺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有历代佳作有时事杂论,油印分发给大家。他这样新旧兼收选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要介绍作者,而且介绍得很亲切,例如他讲张东荪的文字时,便说:“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这样的话是相当的可以使学生们吃惊的,吃惊的是,我们的国文先生也许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吧,否则怎样会能够和张东荪一桌上吃过饭!
⑻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
⑼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朴拙而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疑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⑽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有删改)
小题1:阅读全文,概括先生留给作者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哪些?每件事不得超过15字。(3分)
小题2:文章弥漫着作者对先生的怀念和敬慕之情,可为什么要对先生的相貌习惯等进行”大不敬”的丑化?(4分)
小题3:文章结尾”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怅惘敬慕”是一种怎样的的心情?谈谈你的理解。(4分)
小题4:你认为作者笔下的这位国文老师是位好老师吗?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