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12分)夜半钟声怎么到客船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这些优美的古诗句都描写了深夜从远...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12分)
夜半钟声怎么到客船
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这些优美的古诗句都描写了深夜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这些诗人为什么都写半夜钟声或乐声,却几乎没有人写正午的妙音呢?这正体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科学现象。
②声音在凉爽的夜晚传得尤其远。夜深人静没有噪音是一个原因,但却并非主要原因。
③光是一种波,声音也是一种波,光会反射和折射,声音同样会反射和折射。当声音发出后,如果在空气中向四面八方的传播速度相同,那么声音就会像膨胀的球一样向外传播,但是,不同位置空气的温度和密度是不同的,而且地面等固体还会反射声波。因此,地面附近的声音不可能像膨胀的球一样四处扩散。
秋冬季节,夜间的地面和水面较冷,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很低,在一定范围内,越高处的空气温度则越高。而声音的传播与空气的温度有关,空气温度越高,传播声音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声音在从气温较低、传播速度较慢的气层进入气温较高、传播速度较快的气层时,不但会发生折射、反射,还会像光一样发生全反射。大气层中,温度不同的气层有很多,那么,声音向高处的传播就不断遇到阻碍(被反射和全反射)。于是,就像光很容易局限在玻璃光纤中传播一样,声音也很容易局限在冷空气层中传播,很少会透出去到达高空。声音的能量损失就很少,可以贴着地面或江面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声音的强度却没有多少衰减。于是,那悠扬的夜半钟声可以从山上传到客船,可以从此岸传到彼岸,其实在寒冷的天气里,如果湖面或江面结了冰,即使在比较喧闹的白天,人们也可以清晰听到平时听不到的彼岸的声音。
⑤声音在白天传播得特别高。白天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升高,而且越靠近地面,空气温度越高,那么贴地传播的声音速度会大于高空的。当地面附近发出声音时,向地面传播的声波会被地面向上反射,而向上传播的声波能大部分会通过折射进入高空。由于大部分声波折射向高空,人在高空就会格外清晰地听到来自地面的声音,如果唐朝诗人曾坐在热气球里旅行,或许会给我们留下“晌午钟声到云霄”的诗句。也正是由于大部分声波折射向高空,所以白天的声音一般很难听到中午的钟声,不会有感而发了。
⑥奇妙的是,由于声音的折射和反射,白天在适当的地方,还会出现静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们就发现了奇怪的现象:一门大炮在不断发炮,当有人驱车从数百千米外的远方驶向大炮时,起初还能听到炮声隆隆,但距离大炮近一些的时候,有一段路程里却听不到炮声;再靠近一些,就又听到了炮声。究其原因,很远处听到的炮声是高空大气反射到地面的炮声,近一些的地方既没有高空大气反射的声波,又没有大炮直接传来的声波,所以就形成了静区。再靠近时,大炮的声波直接传来,人又可以听到了。当然这就是声音传播的奇妙之处了。
⑦“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诗句,一语道出了声音喜欢向较凉爽的地方传播的科学事实,真实体现了文学的美感和科学的美妙。
(选自2011年第4期《大科技》,有改动)
小题1:文章开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秋冬季节,夜间的地面和水面较冷,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很低,在一定范围内,越高处的空气温度则越高。
                                                                               
小题3:第⑥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4:阅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客船上的人一般只能听到夜晚的钟声,而很难听到中午的钟声。(3分)
                                                                          
答案

小题1:引用诗句引出说明内容:声音的反射和折射(或声音的传播)(1分),增强文学情趣,增添阅读兴趣(1分);同时运用了设问句,引起注意,引发思考(1分)
小题2:不能去掉,“在一定范围内”表示限制(或范围)(1分),说明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低,而越高处的空气温度越高,是一个特定的范围。如果去掉,就变成了所有范围都是如此,与事实不符(1分),所以不能去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小题3: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奇怪的炮声现象的例子(1分),具体说明“由于声音的折射和反射,白天在适当的地方,还会出现静区”这一现象,从而说明了“声音传播的奇妙”,增强说服力(1分)。
小题4:(1)夜深人静没有噪音;(2)秋冬季节,夜晚的声音局限在冷空气层中传播,很少会透出去到达高空,声音的能量损失就很少,声音的强度却没有多少衰减,所以夜晚客船上的人可以听到钟声;(3)而白天由于大部分声波折射向高空,所以在地面上一般很难听到中午的钟声。(每点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说明文开头引用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回答这类问题要抓住两点来回答就可以了。第一:引出下文要说明的内容。第二:增加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本文要说明的内容是声音的传播。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这一知识点,这是说明文必考的考点,回答这类型的问题首先要表态,回答能或不能;然后再定性,如:“比较、几乎”表程度,“大约、左右、可能”表估计等等;最后再写结论,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按步骤答题的分率会比较高。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不难判断这一段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可用举例子的作用回答问题,即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此处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奇怪的炮声现象的例子,具体说明“由于声音的折射和反射,白天在适当的地方,还会出现静区”这一现象,从而说明了“声音传播的奇妙”,增强说服力。
小题4:
试题分析:联系上下文,在2、3、4、5段落中找关键性语句,注意总结即能得出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12分)夜半钟声怎么到客船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这些优美的古诗句都描写了深夜从远】;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遗落战境>思考:如果地球没有了月亮?》,回答问题(12分)
①最近上映的电影《遗落战境》描绘了外星人摧毁月球的情景。虽然这是电影,但促使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地球没有了大质量卫星(月球)会怎样?
②在由岩石组成或具有陆地的行星中,地球是独特的,因为它有一颗相对较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在太阳系的卫星中排名第5,是地球直径的27%,质量仅比地球的1/80多一点儿。
③显然,月球在地球生命进化中发挥过作用,但是具体作用还不是很明确。潮汐引起的周期性洪水为自然选择提供初始动力,驱使生命拓展到陆地。很多生物,比如海龟,利用满月作为筑巢产卵的信号。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生命的韧性也一定会帮助它们找到其他的办法。
④所以与电影中的情节相反,失去月球不会令地球立即陷入混乱,但长期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
⑤研究证明,月球的最大作用在于长期地稳定住地球自转轴。米兰科维奇循环在地球气候波动中长期扮演重要角色,这是由地球离心率.转轴倾角和轨道进动的变化导致的结果。比如,在现在这个纪元里,近日点通常会在一月份北半球的仲冬世界到来;地轴倾角是四季变化的最大动因,它会在4.1万年间从22.1°增加至24.5°,再减小为22.1°,现在的倾角是23.4°,而且它正在减小。
⑥但是没有较大的卫星来抑制倾角变化,就会产生范围更大.更加无法预测的角度摆动。例如在过去的1000万到2000万年间,火星自转轴的变化范围是13°到40°,这成为火星环境恶劣的重要原因。地轴倾角的长期稳定是较大的卫星带给我们的最大好处。这种稳定使得地球的五带界限分明,人类可居的范围相对固定。
⑦没有月球,我们将看不到连银河系里都罕见的天文奇观:日全食和月全食
⑧我们当前正处于时空中的一个绝佳位置,在这里日全食和月全食时有发生。事实上,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可以在日全食中见到卫星刚好挡住太阳的行星。月球的大小是太阳的1/400,而且地日距离刚好非常接近地月距离的400倍。几乎可以肯定,这种情况在银河系中都很少见。或许外星侵略者真的现身时,我们不用派装备了核弹的汤姆·克鲁斯去进攻,只需要用日月食观测之旅就能买通他们……
⑨也许月球赐予我们的最伟大礼物是它给予我们人类的教化和点拨。月球的运动给早期研究天体力学的天文学家上了伟大一课,如果没有月球作为实例,牛顿破解运动和引力定律的工作将难上加难。而且,对于探索太阳系而言,它是一颗不错的垫脚石。不管你对月球的态度如何,它都是我们在太空中的伴侣……让科幻作品中的外星坏蛋羡慕嫉妒恨去吧!                            (选自果壳网,有改动)
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月球的消失,会对地球产生哪些影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你说说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阅读第⑥段划线句子,说说它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作用。(4分)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几乎可以肯定,这种情况在银河系中都很少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章是从科学角度阐述了失去月球的后果,请你说说失去月亮,会对我们的精神生活造成什么影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问题。(16分)
鸟 巢
“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它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生产过。另外,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贴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它不但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
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高、更快、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小题1: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鸟巢”作了介绍,请在空格内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①整体情况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小题2:第三自然段“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小题4:说去下列句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2)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
_                                                                                
小题5:下面两则材料体现了北京奥运的理念,请把它探究归纳出来,并从本文中找出一则相应的材料补充在后面。(4分)
【材料一】国家体育场是一个不完全封闭的“鸟巢”,这样的设计既能使空气流通,又能为观众和运动员遮风挡雨。
【材料二】在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上,网球运动员将可以使用“鹰眼”挑战裁判员的判罚,这将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引入这一技术。
理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补充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16分)
植物的意识
①200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小城附近的树林里,一个伐木工被一棵突然倒下的树砸死。警察找不到这棵树倒下的原因,因为伐木尚未开始。有一位植物学家指出,这是树林在反击,树林里的树木不愿再受到砍伐,它们形成了一个警报链。伐木队一开进树林,这一报警链便活跃起来,最后有一棵树会以一种自***行为对伐木工实行报复。这样的解释尽管让人费解,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发现每10万名伐木工中便有81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伐木这一行当已经成为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②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植物还能感觉到温度的波动、重力、紫外线、地磁场和电磁场。植物根尖的某些细胞能分析土壤的质量、侦查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必要时还会给别的植物发一个信号,让它们往别处长。据报道,植物最多可“测出”22种参数。
③植物也有脑,长在根部,称“根脑”。一棵黑麦有600千米长的根系和140亿条根须,根脑处理来自感觉器官和根尖细胞的数据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如果玉米的根发现土壤中有毒,在几秒钟内便会改变生长方向。
④有意思的是,要是植物在自己身上“诊断出”病毒感染,会分泌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原料——水杨酸。
⑤植物的信号是溶于水的物质,它们随着植物汁水一起从下往上输送(比如从地下14米的根尖一直送到40米高的树冠)。作为个体,每一棵植株的智能不会很高,但植物善于发挥群体智能,也就是说,它们习惯于互相沟通。沙漠地区的植物在非常干旱的时候会发出人类听不到的超声波进行植株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研究者认为,植株根系间的信息传递受到土壤中真菌丝的支持和牵系,如果没有海洋的话,植株间的通讯网就像一个万维网。
⑥植物是有意识的,但它们的意识没有人类的意识那么明显,所以被称为MC(微意识)。某些玉米品种用一种有意识的***灭方法对付它们的第一号敌人玉米螟。只要有第一条玉米螟的幼虫啃咬某一植株,该植株便会进行唾液分析,确定敌人的种类,然后释放一种气味,向整片玉米地发出警报。其他植株纷纷响应,玉米地于是笼罩着这种气体,引来大群马蜂。马蜂在螯刺玉米螟虫茧时同时送进一枚卵,接着从茧内长出一只马蜂,关起门来吃掉玉米螟。最多两个星期,玉米地里所有的玉米螟幼虫便死于这场“血洗”。
⑦种种研究和结果使人们越来越相信,伐木工被树木压死的原因正是树木的反击。
(选自2013年4月24日《新民晚报》,作者:陈钰鹏)
小题1: 依据文章第⑥段内容,用四字短语完成填空。(4分)
某一植株玉米被咬→                                              →其他植株引来大群马蜂→             
小题2:说说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5分)
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
说明方法:                                                                   
作   用:                                                                   
小题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发现每10万名伐木工中便有81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
小题4: 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植物的意识?(分点概括,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15分)。
粉丝与知音
余光中
①“粉丝”来自英文的fans,源出fanatic,乃其缩写,但经瘦身之后,脱胎换骨,变得轻灵多了。更可爱的是,当初把它译成“粉丝”的人,福至心灵,神来之笔竟把复数一并带了过来,好用多了。单用“粉”字,不但突兀,而且表现不出那种从者如云纷至沓来的声势。“粉丝”当然是多数,只有三五人甚至三五十人,怎能叫做fans?对偶像当然是说,“我是你的粉丝”,怎么能说“我是你的粉”呢?粉,极言其细而轻,积少成多,飘忽无定。丝,言其虽细却长,纠缠而善攀附,所以欲理还乱。
②与粉丝相对的,是知音。粉丝是为成名锦上添花;知音,是为寂寞雪中送炭。尽管杜甫说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真有知音出现,来肯定自己的价值,这寂寞的寸心还是欣慰的。知音的出现,多在天才成名之前。叔本华的母亲是销畅小说作家,母子两人很不和谐,而歌德很早就告诉做母亲的,说她的孩子有一天会名满天下。有些知音,要等天才死后才出现。莎士比亚死后七年,生前与他争雄的本﹒约翰逊,写了一首长诗悼念他,肯定他是英国之宝。
③此地我必须特别提出夏志清来,说明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慧眼独具,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胆识过人,敢畅言所见。四十五年前,夏志清所著《中国现代文学史》在美国出版,钱钟书与张爱玲赫然各成一章,和鲁迅、茅盾分庭抗礼,令读者耳目一新。文坛的旧观,一直认为钱钟书不过是学府中人,偶涉创作,既非“进步”作家,也非“前卫”新锐;而张爱玲也只是上海洋场一位言情小说作者而已。夏志清不但看出钱钟书、张爱玲,还有沈从文的独创成就,更在40年前美国评论界“左倾”成风的逆境里,毫不含糊地把他的见解昭告世界,真是智勇并兼。有知音一锤定音,不愁没有粉丝,缤纷的粉丝啊,蝴蝶一般地飞来。
④知音与粉丝都可爱,但知音多高士,总是独来独往,欣然会心,掩卷默想。知音的信念来自深刻的体会,充分的了解。知音与天才的关系有如信徒与神,并不须要“现场”,因为寸心就是神殿。
⑤粉丝则不然。这种高速流动的族群必须有一个现场,更因人多而激动,拥挤而歇斯底里,群情不断加温,只待偶像忽然出现而达于沸腾。“知音”一词始于春秋:楚国的俞伯牙善于弹琴,唯有知己钟子期知道他意在高山流水。子期死后,伯牙恨世无知音,乃碎琴绝弦,终身不再操鼓。《论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么看来,孔子真可谓知音了,但是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岂不成了香港人所说的“发烧友”了?孔子或许是最早的粉丝吧。今日的乐迷粉丝,不妨引圣人为知音,去翻翻《论语》第七章《述而》吧:
⑥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⑦粉丝已经够多了,且待更多的知音。
小题1:请概括说明“粉丝”这个名称的“可爱”之处。(4分)
小题2:文中举了歌德、本﹒约翰逊和夏志清等人作为例证,这三个例子在论述角度上有什么异同?(4分)
相同之处:共同论述了                                                     。
不同之处:
叔本华的例子论述了                                                        
本·约翰逊的例子论述了                                                      
夏志清的例子论述了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比较生活中的“粉丝”和“知音”的不同,请分条概括。(3分)
小题4:作者既说孔子“真可谓知音了”,又说他“或许是最早的粉丝”,对此应当如何理解?(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共13分)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①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③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
④林丹之所以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林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⑤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⑥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⑦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⑧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内记忆。
⑨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
⑩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作者:李苗苗。有删改)
小题1:肌肉记忆为什么可以“不假思索”?(3分)
                                                                           
小题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小题3: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为什么?(3分)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一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来
                                                                           
小题4:你和小明一起去游泳,他虽然学过,但已经好几年没下过水了,有些犹豫。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鼓励他大胆游泳。(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