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乌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乌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昊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和盛的样子,形容声音和谐动听。③办:具备。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四时俱      前人之述
B.遂葺宇上     择善者而从之
C.仆去月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
D.未复有能与其者  邑人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示例: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
3.示例: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
4.示例:理解:远离尘俗,洁身自好。
   评价一: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
   评价二: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乌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注]①丹青:指绘画。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③绐:欺骗。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云兴霞蔚(   )
(2)自梢至根(   )
(3)尤丹青(   )
(4)故俗恺之有三绝(   )
2、下列句中划线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为求之必得。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________”;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________”。
题型:陕西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选自袁宏道《西湖》)
  【注释】①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划船。
1.为下列划线字注音。
   突(     ) 如(     ) 目神醉(     ) 丁(     )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突兀层崖中______________
(2)山色如________________
(3)已不觉目神醉__________
(4)余游西湖始此____________
3.哪些语句写出了西湖全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初始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2中诸葛亮提出了__________的建议,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方法。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南方多没(mò)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没学者也。(选自《苏东坡集》)
注释:没:潜水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没有加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