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
题目
题型:云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加粗字词的含义。
①渔人甚之__________
豁然开朗____________
③遂与外人间隔________
④此中人云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惊异,诧异。②开阔敞亮的样子。③隔绝。④对……说,告诉。
2.D
3.①平坦的土地,整整齐齐的房屋。
   ②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意对即可)
4.桃花源美好的地方体现在:自然环境优美,社会和平安宁,人民生活快乐富足。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第二段)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定(第三段)来表现出来的。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略无处__________________
(2)夏水陵__________________
(3)潭中鱼百许头____________
(3)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___________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比较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水方面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篇目    不同点         相同点
《三峡》  ①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②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
A.日更定矣/实事求
B.有痴似相公者/半夜三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此/旦日,从外来,也坐谈
D.湖中得更有此人/且置土石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与课文第一段的“__________”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用原文语句回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宁静清绝的特点
B.文章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D.文章还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赵王系之。使者曰:“秦赵为一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切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注释]①:扣留;②矛盾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而与秦相五十余年矣。(   )
(2)秦王以为然而之。(   )
2.文章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秦赵为一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燕使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说服对方的方式,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选自《出师表》)
  【乙】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选自《三国志》)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①由是感激_________________
竭驽钝_________________
使诸葛亮在_____________
王复问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加粗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苟全性命乱世    躬耕南阳
B.伤先帝之明     先帝不臣卑鄙
C.不是殿下何由并之  太行、王屋何
D.咨臣以当世事    郤正闻
4.选文【乙】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概括,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5.刘禅的小名叫阿斗,后人都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你能从【乙】文中找出这样说的根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后人感叹诸葛亮的语句,请你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说英雄落泪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生于忧惠,死于安乐》,完成问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①有教材此处无标点。②有教材此处为句号,分段。③有教材此处有逗号。④有教材此处为分号。⑤有教材此处有逗号。⑥有教材此处有逗号。⑦有教材此处为分号。⑧有教材此处有逗号。⑨有教材此处有逗号。⑩有教材此处为句号,分段。有教材此处有逗号。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舜于吠亩之中  发:_____________
(2)人恒然后能改  过: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饿其体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