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何易于挽舟①孙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②令,县距刺史治所③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
题目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何易于挽舟
孙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释】①柯易于,安徽人,时任益昌县令。挽舟,指拉纤。②益昌:今四川广元一带。③刺史治所:州郡长官的驻地。④腰笏(hù):把手板插在腰带上。⑤隙:空闲,这里指时间。⑥属令:属于县的县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多(   )宾客歌酒
(2)至则(   )民挽舟
(3)(   )舟上下
(4)偕骑还(   )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何易于(曾经)为益昌令
B.易于(就)自腰笏
C.(正)春,百姓不耕即蚕
D、当其无事,可(认为)充役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从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赞美何易于,请你结合文中具体事例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跟随(2)求取、寻找(3)拉(4)离开
2.D
3.百姓不是在耕种就是在养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剥夺。(意思对即可)
4.何易于的“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的语言和“即自腰笏,引舟上下”的行动,都表明他关心爱护百姓。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何易于挽舟①孙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②令,县距刺史治所③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重庆市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便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不可缺    诚:                       
(4)亡天下    卒: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译文:                                                                             
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
     [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
答:                                                                                 
题型:山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1)此则岳阳楼之大也(   )
(2)连月不(   )
(3)暮冥冥(   )
(4)至若春和明(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列的意思。
(1)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B、选文第①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②、③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4、赏析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景公出游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夏(朝)谚曰: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于民,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从山而不反谓之流,从水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公曰:“善。”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
【注释】:①遵:循。②巡狩:视察。③省:考察。④豫:指帝王秋天出游。⑤度:法度、准则。⑥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遵海而     南:南面
B.从水而不谓之连 反:通“返”,返回
C.公见老、病者七十人 身:亲自
D.赈之,然后归也   赡:供给、供养。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1)诸侯天子为述职   (2)小大
B.(1)已贫民者三百钟   (2)吾徐公孰美
C.(1)景公出游,问晏子  (2)欲报之陛下也
D.(1)吾君不游,我何休? (2)不物喜,不以己悲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贫苦不补,劳者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下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
人物(作者)  篇目    人文思想核心
晏子    《景公出游》     _________
欧阳修   《醉翁亭记》   _________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忧国忧民
曹刿    《曹刿论战》   _________ 
题型:陕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加粗词。
①录毕,送之(   )
②同舍生皆绮绣(   )
③既冠,益慕圣贤之道(   )
④又无硕师名人与游(   )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腰/白玉之环.
D、门人弟子/填其室
3.加粗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家贫无从致书观  域民不封疆之界
B.无慕艳意     人物不相睹
C.足肤皲裂不知   国险民附
D、四僵劲不能动   诎右臂船,而竖其左膝
4.选文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